索引号: | 113307840026131772/2012-17390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发文时间: | 2012-10-30 |
文号: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根据《永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民政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民政事业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一五”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取得快速发展。
1.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困难群众分层分类救助、医疗救助、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制度,基本满足了各类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
2.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福利机构快速发展,床位数由900张增加到1400张。完成10个社会养老服务中心、229个“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项目建设,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孤残儿童养育、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
3.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建设逐步推进,75%的社区工作服务用房达到了350平方米以上的省定标准,社区自治功能不断完善,98.5%的村达到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建立镇(街、区)社区服务中心8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219个、市级示范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3个。
4.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完善,惠及全市抚恤、补助对象859人,累计发放优待抚恤金3105.19万元。积极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涉军群体总体保持稳定。
5.社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迅速提升。全面完成行业协会脱钩工作,19家行业协会顺利脱钩。强化社会组织日常管理,深入开展社会组织诚信建设活动。新型行业协会和公益性服务类社会组织得到培育发展。
6.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基本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农村门牌设置率达98.5%。移民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全市1.8万名移民生产生活稳定。全面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婚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
表1 “十一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 主要项目和指标 | 2005年 | 返回首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