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747029186A/2013-14573 | 发布机构: | 市人行 | 发文时间: | 2013-01-07 |
文号: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12年,金融系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提信心、强服务、促转型、防风险”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切实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1.继续贯彻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在当前形势下,防通胀仍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企业面临的首要困难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利润空间压缩、资金不断抽紧。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承受能力,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2012年,金融系统一方面要继续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行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力争信贷增量继续保持在金华全市前列,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从社会融资规模的角度来保持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要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和地位,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工具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参与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加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力度,支持优质企业发债;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优票据承销工作势,完善风险控制、信用增级等相关配套服务,积极开展中小企业集合,扩大我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规模。
2.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金融系统将认真贯彻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的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结合上级行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要求,把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保障力度摆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一是要努力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总量。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把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确保“两提升、两高于”,即中小企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在全部企业贷款中的比重均不断提升,中小企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二是要优化中小企业信贷投向。要结合全省中小企业“千家成长万家培育”工程,优先满足创业型、创新型、外向型、配套型、品牌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突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三是要深化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要以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抓手,着力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体系平台、投融资交易平台、金融创新平台、地方金融资源集聚平台、金融服务保障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多元化发展。要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特点,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综合运用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抵质押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深化抵押担保方式创新,扩大林权、股权、动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排污权等抵质押贷款覆盖面。各金融机构要向上级行争取在永康开展创新试点,在中小企业金融创新业务上先行先试。
3.切实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树立大局观,着眼于长远,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切实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一是要规范利率定价行为,严格按照《关于规范利率定价减轻企业财务负担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和生产经营状况,主动让利企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求、发展前景和信用较好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贷款利率尽量少上浮或不上浮。二是要切实做到“六个不得”,不得在发放贷款时违规搭售理财、基金、保险等产品;不得变相收取不合理的费用;不得收取不合理的贷款咨询、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收费;不得变相提高存款利率;不得为增加存款而要求贷款企业完成不合理的回报,或将吸存费用转嫁给贷款企业;不得采取压票、限制客户转账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开展业务。三是要继续承担起金融支农职能,深化实施“便农支付工程”,全面推广应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全面推进银行卡在中心镇及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继续推动银行本票、三省一市汇票、电子商业汇票等票据业务以及电子支付业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
4.加强金融风险监测与管控,确保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一是要构建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2012年一季度企业资金风险可能进入高发期,要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报告制度,制定金融业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报告制度、企业倒闭和企业主逃逸信息周报制度,做到及时掌握风险事件发展变化情况,准确评估风险事件对区域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二是采取坚决措施防止风险扩散和蔓延。各金融机构要通过多种方式及时满足中小企业正常合理的资金需求,对资金困难企业要区别对待,不随意抽贷、压贷,防止风险扩散和蔓延。同时,针对当前民间借贷风险逐步积聚的现状,要重点加强信贷资金流向和贷款用途的监测管理,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防止信贷资金用于投资非主营业务和虚拟经济,严禁信贷资金流入民间信贷。三是要按照“分类帮扶”的原则妥善处置各类金融风险。对出现资金风险的企业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帮扶,把帮扶政策的正向效应发挥到最大。一方面,要确保中小企业不出现整体性风险,帮助那些有潜力、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渡过暂时性难关;另一方面,对长期不专注主业、从事高风险投机业务、企业主行为不端等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的,要在采取有效的风险隔离措施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有序退出。
5.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显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日益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各金融机构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工作。一是要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外汇贷款、进出口信贷、保函、出口信用保险等贸易融资产品,继续推进外汇远期、掉期、期权等汇率避险工具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外兼并收购,发挥合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综合性服务方案。二是要稳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投资业务,大力发展贸易融资和外汇避险工具,充分利用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人民币保函等产品,扩大人民币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中的使用。三是要认真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便企业贸易外汇资金汇兑、出口退税,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促进我市涉外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