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 >> 人行永康市支行 >> 规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784747029186A/2018-14621 发布机构: 市人行 发文时间: 2018-01-03
文号: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登记号:
有效性: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人行永康市支行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来源: 人行永康支行 发布时间:2018-01-03  14:2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特色亮点工作

   2017年,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求,永康市支行着力推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通过增量、扩面、降成本、创新服务方式等举措加大小微企业支持金融力度。1-10月份,全市金融机构新拓展小微企业646户,发放贷款17.78亿元。至10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含小微企业主)249.26亿元,占企业贷款的43.94%,占比比年初提高0.75个百分点。10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87 %,处于历史低值。

2017年工作总结

   一、贯彻稳健中性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做好信贷指导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2017年永康市货币信贷工作指导意见》、《深化金融服务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调控,同时引导辖内金融机构落实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保持贷款适度合理增长。10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08.98亿元,比年初增加4亿元,增长0.44%;剔除不良贷款处置因素比年初增加59.15亿元,增长6.54%。同时,我支行引导永康市银行业各单位共同制订了《永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定价自律公约》,消除了同业存款恶性竞争乱象,推动了我市存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推动信贷结构优化2017年,我支行着力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逐步解决企业短贷长用、融资杆杠过高等问题。一是降低保证贷款比例。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产抵质押功能、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缩短企业担保链。9月末,全市保证贷款余额277.64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30.54%,占比比年初下降 2.35个百分点。二是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确定贷款期限,减少企业短贷长用现象。10月末,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249.54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7.45%,占比比年初提高2.17个百分点。三是提高信用贷款占比。为解决企业抵押担保难题,加大纯信用贷款推广力度。至9月末,全市信用贷款余额81.11亿元,比年初增加27.97亿元,增长59.76%,占各项贷款比重8.92%,占比比年初提高3.31个百分点。四是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小微企业客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1-9月金融机构全年新拓展小微企业646户,发放贷款17.78亿元。10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含小微企业主)249.26亿元,占企业贷款的43.94%,占比比年初提高0.75个百分点。

(三)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今年以来我支行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通过拓宽抵押担保范围、利用企业缴费和纳税信用推广信用贷款产品等方式,拓宽企业融资途径,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一是加大税银征信类产品推广力度,提高信用贷款比例。1-9月份,全市累计发放税银征信电银征信贷款2.08亿元,惠及客户380户;开展“好家风”信用贷款工作,支持居民创业创新和家庭消费升级,至9月末“好家风”信用贷余额1.68亿元,惠及用户1147户。二是推广应用有效抵质押贷款。推广动产融资业务、股权反担保质押贷款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加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推广力度,1-10月平台完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45亿元。至9月末,新型抵质押贷款余额22.96亿元,占企业贷款的2.52%,占比年初提高0.54个百分点;股权反担保质押贷款业务余额6.85亿元,比年初增长18.1%。

二、加强风险监测和企业帮扶,维护金融稳定

(一)继续开展企业帮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市政府企业风险化解各项措施,继续开展企业帮扶,有序推进风险处置。一是继续落实帮扶措施,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运用“转贷通”、“一日贷”项目,解决企业“转贷难”问题。10月末,“转贷通”、“一日贷”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4031笔,金额726.89亿元。二是根据“分类帮扶、分类处置”原则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处置,避免风险集中爆发。1-10月份,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为74家企业调整了计息方式,涉及贷款23.08亿元50家企业进行了贷款展期,涉及金额9.73亿元;对155家企业的不良贷款进行了核销、转让,涉及贷款40.5亿元配合司法部门开展企业破产重整工作,推进万金铝业、春洲铝业、春风健身器材3家企业重整,做好破产企业贷款处置。

(二)加强金融风险监测。一是做好重点领域、关键行业的风险预警。密切监测重点企业资金链情况,积极开展企业两链风险进行走访调研,对重大企业风险情况及时预警,今年以来全市共监测到新增出险企业39家,涉及贷款47.58亿元。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不良贷款处置。1-10月份,全市各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转让、核销等方式共处置不良贷款55.15亿元三是配合做好打击逃债工作。召开了打击逃债专项会议,组织金融机构向公安机关反馈企业恶意欠息、逾期情况,组织金融机构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打击逃废债线索报送工作。经过处非办和公安部门约谈,敦促57家企业支付拖欠利息,19家企业归还本金,31家企业贷款转正常,21家企业已制定还款计划或协议。

三、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是组织开展“守银行信用企业”推荐工作。组织辖内金融机构推荐19家符合评选资质的企业参与评选工作,并引导金融机构有效运用评选结果,为“百佳守银行信用企业”提供优惠金融政策,营造“守信得益”的良好氛围。是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三信”评定工作成效,有限在信用村、信用镇开展“整村批发、集中授信”、“金融自治”等工作。10月末全市开展“整村批发、集中授信”村411个,授信金额48.86亿元,开展“金融自治”村128个,贷款余额3.68亿元。三是开展征信查询示范点创建工作。今年我支行申报了省级征信查询窗口示范点,进一步优化征信窗口软硬环境,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强化窗口征信宣传功能。四是强化农村地区征信服务能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站征信服务功能,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站信用报告查询、征信知识宣传功能,目前全市一级、二级共181农村金融服务站已具备征信查询、宣传功能。

)落实资本项目改革,推动投融资便利化一是稳步推进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做好企业管控。2017年存量权益登记工作,主要通过传统的电话通知方式,向每家申报主体电话联系,明确填报时限及数据质量要求,并下发操作指南,指导企业开展权益登记工作。截止10月底,应申报FDI企业62家,ODI境外投资企业登记在册14家,均已实施了登记工作,申报率达100%。对两家已工商注销的未登记FDI企业已做管控。二是积极推广全口径跨境融资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自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全国范围内推广后,为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让更多企业获得低价的境外贷款,通过走访等形式,着力促成辖内企业办理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7月份,办理了辖内首笔全口径宏观审慎外债风险登记,系中资企业向境外金融机构贷款,金额达200.5万欧元;后续又相继办理全口径宏观审慎外债风险2笔,金额分别为300万美元、1500万元。三是不断加强资本项目事后监管,提升登记业务数据质量。非现场方面,通过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主体概览--滞留数据管理”和“合规性与异常指标”模块中查询业务主体的滞留和不合规数据,及时清理属于本地企业办理的、本地银行申报的资本项下滞留和不合规性数据,通过“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模块”对系统现存的滞留数据进行处理。现场核查方面,4月份对辖内浙江永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报送质量进行了现场核查,通过调阅银行留存的纸质资料与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比对审核,进一步现场核实银行登记业务数据质量。

(三)积极创新,改善辖内支付结算环境。我支行极力助推各行的电子支付工作。以提升用户量和交易量为手段,鼓励各金融机构提供丰富的优惠政策、创新服务,开展新兴支付方式,以最大限额让利给用户。截止2017年3季度,永康市网上支付个人用户数165.34万个,个人交易笔数3509.69万笔,个人交易金额3569.42亿元;单位用户数5.09万个,单位交易笔数314.58万笔,单位交易金额6324.76亿元;手机支付累计有效用户数197.56万户,转账汇款、普通消费、税款缴纳、小额取现等业务共计交易笔数2782.86万笔,交易金额2215.49亿元。

(四)强化对人民币流通管理,维护人民币的流通秩序加强现金分析预测工作,确保库存总量充足和各券别结构库存合理。1-10月发行库投放现金38.2亿元,比去年同期31.1亿元增加7.1亿元;回笼现金48.7亿元,比去年同期64.8亿元减少16.1亿元;净回笼10.5亿元,较去年同期33.7亿元减少23.2亿元。做好反假币工作,认真落实《永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误付假币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假币零容忍”为原则,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按进度实现各渠道现金的冠字号码查询功能和对外付出现金全额清分工作,有效解决假币纠纷责任认定,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开展“反假货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活动,提升民众识别假币的能力。1-10月我支行共收缴假币5034张,共计金额420410元。

                 2018年工作计划

一、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准确把握货币政策意图。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加强宏观审慎评估,适时适度使用差别准备金率等激励约束,通过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创新产品和争取上级行资源等方式,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

二、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

    针对“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任务,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扶有控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是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民生工程的信贷支持,保障新建、在建和续建重点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二是优化信贷投向。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网络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继续在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和抵质押方面多做创新,使银行的信贷政策和产品能更加契合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逐步化解担保圈风险。根据供给侧改革要求,进一步强化资产抵质押功能,积极与地方性融资性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缩短企业担保圈,并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核销、转让、司法清收力度。

三、加强地方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建设和“三信”创建工作为载体,引导金融机构有效利用创建成果,为守信企业和企业家提供更优质金融服务,并进一步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企业守信意识。二是以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平台为载体,构建企业失信“黑名单”,及时反映企业欠税、欠费和被执行行政处罚、恶意逃避偿债责任等情况,对失信企业形成约束。三是积极配合打击逃废债行为。组织金融机构及时向公安部门反馈企业逃废债线索,进一步加大对逃废债企业的打击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永康市支行

                            2017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