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3077566033/2020-45405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0-07-24 15:10:28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城西新区)、方岩风景名胜区、江南山水新城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永康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永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20日
永康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升防治能力,通过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相结合,加强对新发隐患点和核销隐患点的定期监测和后续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7〕25号)和《永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永康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永政办发〔2012〕17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编制本方案。
一、汛期气象灾害总体趋势
经综合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结合我市气候影响规律,预计2020年我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频繁,气象年景较差,局部洪涝重于干旱,气象灾害偏重。梅汛期雨量接近常年或略偏少,期间或有一段较明显的降水集中期,局地出现暴雨洪涝或城市内涝的可能性较大;影响台风2~4个,有1个对我市有较大影响;盛夏有阶段性高温热浪,高温日数接近常年,但极端高温较去年偏重,气象干旱程度偏轻;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水天气频繁,暴雨和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城市内涝、局地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
二、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根据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综合现有地质灾害点分布发育特征,对具有相同或相近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及发育特征的区域进行调整,全市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代号A)、5个中易发区(代号B)、5个低易发区(代号C)和1个不易发区(代号D):
1.高易发区(A)。分布于龙山镇南部及花街镇中西部,包括龙山镇胡塘下萤石矿、花街镇下堑萤石矿、花街镇下殿—下时萤石矿、花街镇油坑—花街萤石矿等4个高易发区,面积共9.12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0.87%,主要为萤石矿山采空地面塌陷危险区。
2.中易发区(B)。分布于江南街道、前仓镇、舟山镇、 方岩镇、象珠镇、花街镇等地,包括江南街道南—前仓镇西、舟山镇西—方岩镇东、花街镇北—象珠镇北、花街镇颜宅、花街镇炳坑等5个中易发区,面积共262.84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5.06%。
3.低易发区(C)。分布于西城街道、江南街道、石柱镇、舟山镇、方岩镇、象珠镇、唐先镇等地,包括西城街道西、江南街道南—石柱镇西、石柱镇南—西溪镇北、舟山镇东—花街镇西、龙山镇北等5个低易发区,面积共428.54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85%。
4.不易发区(D)。分布于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江南街道北部、芝英镇、象珠镇等地,主要为永康盆地不易发区,面积共348.1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3.18%。目前尚未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结果,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城镇及重要工程建设布局、旅游开发、人类工程活动等特点,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易损性大小及人民群众的危害性大小,全市划分为2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代号Ⅰ)、3个次重点防治区(代号Ⅱ)和2个一般防治区(代号Ⅲ)。
1.花街镇下堑—油坑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Ⅰ1):位于花街镇辖区内地面塌陷易发区范围,面积11.17km2。该区地形为低丘岗地,出露地层主要是侏罗系上统凝灰岩,断裂构造较发育,部分有萤石矿脉充填。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表有许多废弃的老窿、采坑,地下存在萤石矿采空区。
2.方岩—舟山—前仓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Ⅰ2):位于方岩、舟山、前仓等三个镇范围的低山丘陵区,面积156.41km2。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普遍较差且威胁较大,出露地层为侏罗系凝灰岩类、白垩系红色泥质粉砂岩,残坡积物较厚,丽水―余姚区域性断裂通过本区,地质背景复杂,地形坡度较大,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花街镇北—龙山镇北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Ⅱ1):位于龙山、象珠、唐先、花街等镇,面积275.41km2。
4.江南街道南—前仓镇西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Ⅱ2):位于江南街道、前仓等镇,面积55.48km2。
5.石柱镇南—西溪镇北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Ⅱ3):位于芝英、石柱、古山、方岩、西溪等镇,面积137.27km2。
6.舟山镇东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Ⅲ2):位于舟山镇东,面积23.09km2。
7.永康盆地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Ⅲ1):除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及舟山镇东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以外的区域,面积390.17km2。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内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较大,区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禁止严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活动,对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加强监测及预报,及时采取应急避险措施。次重点防治区内要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有效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地质灾害点预警预报,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有效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
三、工作要求
(一)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1.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各镇(街道、区)要进一步巩固“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成果,加快建立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体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静态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向动态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转变、从注重搬治结合向生态综合治理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灾害链防范转变。
2.持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排查巡查。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的工作制度,强化对丘陵山区人口集聚区、高陡边坡地段、小流域沟口等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和核查,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风险动态变化情况,划定危险区域。
3.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按照“新发现,即治理”的要求,各镇(街道、区)结合异地搬迁、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扎实开展新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将地质灾害工程治理资金列入市财政预算,对列入工程治理的按设计方案将治理费用转拨到镇(街道、区)专款专用。
4.加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做好《浙江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做好政策解读。镇(街道、区)在工程治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环节,科学合理设计,精心组织施工,加强落实治理工程验收后的管理和维护。
(二)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各镇(街道、区):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等工作,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在主汛期到来之前,要对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的城镇点、交通线路、重要基础设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全方位排查。及时调整本辖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人和监测人。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动态监测、灾(险)情速报等制度。如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按照《永康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及时报告并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撤离危险区人员,落实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加强对农户削坡建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管,对未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或未实施评估要求的削坡建房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山区乡村道路新建或拓宽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应按市政府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从源头上减少工程项目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按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完成当年的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任务,全面落实治理工程的后期管护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市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并指导预案演练。负责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时督促矿山企业开展对矿区及影响范围内地质灾害的监测、治理,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矿山地质灾害隐患采取有效处置措施。组织协调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并按权限作出决定;协助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较大及以上事故和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编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监测预警和灾害报告制度,依法统一发布灾情。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市教育局:负责对全市已查明中小学校舍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的监督管理,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并结合实际开展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地质灾害避灾演练。
市公安局:负责灾区社会治安和交通管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灾民转移。
市民政局:负责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加强对救灾款物的分配、发送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按《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设立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专门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基础调查、应急调查、灾害勘查、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监测人员监测费用等,并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编制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检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干线公路、山区道路沿线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及存在隐患路段进行排查,制定并实施专项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对发现的灾害隐患点进行登记造册,及时开展工程治理,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指导、监督交通建设工程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会同镇(街道、区)做好山区乡村道路新建或拓宽施工项目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市水务局:负责对新建项目如水库岸坡、坝址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已查明的重点泥石流隐患沟谷,结合河道整治、防洪及生物工程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切实防范洪水引发次生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市卫健局:负责灾区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将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
市文广旅体局:负责在景区内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时发现灾害隐患点,落实各项防灾避险措施。
(三)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
完善规范市、镇(街道、区)、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对全市所有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针对换届后人员变化情况,逐个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员和监测责任人,明确监测员工作职责,并按职责权限向社会公布有关内容。对新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确定监测人员、监测责任人,及时列入全市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并向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制定并落实各项防灾避险措施。
(四)加强科技创新,切实提升地质灾害防灾能力。
充分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微政务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探索并建立我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远程电子监测、预报预警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切实提高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与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五)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各镇(街道、区)及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利用气象日、地球日、防灾减灾日、土地日等时机,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防范地质灾害的自觉性,有效减少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把宣传教育的重点放在基层农村、学校、厂矿企业及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和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向群众宣讲识灾、报灾、避灾、救灾等基本知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自救和互救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附件:1.永康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网络表
2.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3.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4.永康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一览表
附件1
永康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网络表
序号 |
具体位置 |
镇(街道、区) 负责人 |
监测负责人 |
监测人 |
自然资源所 |
1 |
江南街道仙溪源村大兰自然村崩塌点 |
陈子顺13967938882 |
杨中根13967935659 |
舒泽良13705897101 |
景伟军13858934686 |
2 |
江南街道下告朱村黄塘山自然村村后滑坡点 |
陈子顺13967938882 |
朱 富13958455395 |
林康旭18395972512 |
景伟军13858934686 |
3 |
石柱镇俞溪头滑坡点 |
陈绍东13758990505 |
周玳媚13738933516 |
俞永广13967458121 |
陆 静13506791615 |
4 |
前仓镇秀山村法莲自然村泥石流点 |
邵 巧13506791203 |
董 俊13735799560 |
董世朝15867928262 |
施浙峰13566758822 |
5 |
前仓镇麻车店村下经堂自然村滑坡点 |
邵 巧13506791203 |
应福安13905894686 |
李永庭13857954162 |
施浙峰13566758822 |
6 |
前仓镇溪坦村朝川自然村东滑坡点 |
邵 巧13506791203 |
章平东13858933729 |
陶永仁13516848773 |
施浙峰13566758822 |
7 |
舟山镇方山口村方丘自然村水库右岸崩塌点 |
应俊杰13857950350 |
徐爱绢15088236869 |
徐健询18758937406 |
徐 辉13506597161 |
8 |
舟山镇凌宅村滑坡点 |
应俊杰13857950350 |
凌春龙15967903036 |
凌兴根13588614797 |
徐 辉13506597161 |
9 |
舟山镇大路任村任振晓家屋后滑坡点 |
应俊杰13857950350 |
俞苏叶18266935528 |
任永重13967918703 |
徐 辉13506597161 |
10 |
舟山镇方山口村滑坡点 |
应俊杰13857950350 |
徐月英13506595271 |
柳广丰13705898295 |
徐 辉13506597161 |
11 |
舟山镇外木坦村洋溪自然村崩塌点 |
应俊杰13857950350 |
翁章雄13705895485 |
翁文伟 13858920688 |
徐 辉13506597161 |
12 |
舟山镇方山口村方丘自然村水库左岸山体滑坡点 |
应俊杰13857950350 |
徐爱娟15088236869 |
徐健 询18758937406 |
徐 辉13506597161 |
13 |
舟山镇铜山村田厂泥石流点 |
应俊杰13857950350 |
程仁格 13705898090 |
张忠良13806770659 |
徐 辉13506597161 |
14 |
舟山镇铜山村陈汝进 屋后滑坡点 |
应俊杰13857950350 |
程仁格 13705898090 |
张忠良13806770659 |
徐 辉13506597161 |
15 |
方岩镇铜坑村滑坡点 |
周建伟13858915959 |
程苏新13858922662 |
胡茂龙13819908780 |
陈佩能13566759377 |
16 |
方岩镇三川村柘岭下自然村滑坡点 |
周建伟13858915959 |
胡荣华 13605898898 |
胡妙山 18357963372 |
陈佩能13566759377 |
17 |
龙山镇后宅夏显福家屋后潜在滑坡点 |
陈英男13605892815 |
朱子英18857965068 |
朱昌田13819908742 |
李 统13868957021 |
18 |
龙山镇胡塘下村地面塌陷点 |
陈英男13605892815 |
胡晓波13758984059 |
胡关塘3777533669 |
李 统13868957021 |
19 |
西溪镇506高地西南公路旁崩塌点 |
俞晓雅13566751072 |
陈文琪15925920816 |
陈龙飞15867997937 |
吴晓攀13738969850 |
20 |
象珠镇永盛村苔川自然村滑坡点 |
戴建仁13605895178 |
胡广兵13758993411 |
胡新哲13506793617 |
牟潇珺18868560012 |
21 |
象珠镇西寮村泥石流点 |
戴建仁13605895178 |
楼法安13958453202 |
楼陈鹏15067941167 |
牟潇珺18868560012 |
22 |
象珠镇塘里坑村金锋寺泥石流点 |
戴建仁13605895178 |
徐振义15355398683 |
王代洪13858928459 |
牟潇珺18868560012 |
23 |
唐先镇白莲塘村崩塌点 |
朱兴妙13758983116 |
施洪基15925934567 |
施祖其 13705896357 |
应 明13858940009 |
24 |
唐先镇中山村桃园口泥石流点 |
朱兴妙13758983116 |
胡希贵 13858906488 |
陈岩水 13858941930 |
应 明13858940009 |
25 |
花街镇桃源村定桥自然村村滑坡点 |
李启航13819909728 |
裘宇亮 13566919615 |
裘天林13857955857 |
胡 菲13516980503 |
26 |
花街镇云川村下堑自然村地面塌陷点 |
李启航13819909728 |
陈登峰13758924999 |
陈崇波15067943698 |
胡 菲13516980503 |
27 |
花街镇锦绣村油坑自然村地面塌陷点 |
李启航13819909728 |
方跃飞 13506795072 |
方子汉15925943079 |
胡 菲13516980503 |
28 |
花街镇锦绣村油坑自然村方格完屋后崩塌点 |
李启航13819909728 |
方跃飞 13506795072 |
方子汉15925943079 |
胡 菲13516980503 |
29 |
花街镇杨坑村潘香女屋后山体泥石流点 |
李启航13819909728 |
杨国喜13626798296 |
杨安平13967930487 |
胡 菲13516980503 |
30 |
花街镇双溪村地面塌陷点 |
李启航13819909728 |
潘 耿13506596675 |
徐卫东13858924838 |
胡 菲13516980503 |
31 |
花街镇新溪-山后胡联网公路K3.5公里处滑坡点 |
李启航13819909728 |
陈象齐 |
陈福畴 13868952658 |
胡 菲13516980503 |
32 |
花街镇渎溪村下殿自然村地面塌陷点 |
李启航13819909728 |
项新法 15988545299 |
项纯兴 13868956978 |
胡 菲13516980503 |
|
附件2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
工作明白卡
永康市 镇(街道、区、管委会) 村 编号:
灾害基本情况 |
灾害位置 |
|
||||||
类型及规模 |
|
|||||||
引发因素 |
|
|||||||
威胁对象 |
|
|||||||
监测预报 |
监测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
监测的主要迹象 |
|
监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
|
|||||
临灾预报的判据 |
|
|||||||
应急避险撤离 |
预定避灾地点 |
|
预定疏散路线 |
|
预定报警信号 |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
值班电话 |
|
|||||
抢、排险单位、 责任人 |
|
值班电话 |
|
|||||
治安保卫单位、 负责人 |
|
值班电话 |
|
|||||
医疗救护单位、 负责人 |
|
值班电话 |
|
|||||
本卡发放单位: 持卡单位或个人: (盖章) (盖章)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日 期: 年 月 日 日 期: 年 月 日 |
||||||||
(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负责单位和负责人)
附件3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永康市 镇(街道、区、管委会) 村名 编号:
户主 姓名 |
|
家庭人数 |
|
房屋类别 |
|
灾害基本情况 |
||||||||||||
家庭 住址 |
|
灾害类型 |
|
灾害规模 |
|
|||||||||||||
家 庭 成 员 情 况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灾害体与 本住户的 位置关系 |
|
||||||||||
|
|
|
|
|
|
|||||||||||||
|
|
|
|
|
|
灾害引发 因 素 |
|
|||||||||||
|
|
|
|
|
|
|||||||||||||
|
|
|
|
|
|
本 住 户 注意事项 |
|
|||||||||||
|
|
|
|
|
|
|||||||||||||
监 测 与 预 警 |
监测人 |
|
联系电话 |
|
撤离与安置 |
撤离路线 |
|
|||||||||||
预警信号 |
|
安置单位 地 点 |
|
负 责 人 |
|
|||||||||||||
预警信号 发布人 |
|
联系电话 |
|
联系电话 |
|
|||||||||||||
救护单位 |
|
负 责 人 |
|
|||||||||||||||
联系电话 |
|
|||||||||||||||||
本卡发放单位: 负责人: 联系电话: 户主签名: 联系电话: (盖章) 日 期: 年 月 日 |
||||||||||||||||||
(此卡发至受灾害威胁的群众)
附件4
永康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一览表
分区 代号 |
分区名称 (位置) |
面积 (km2) |
防治工作重点 |
本区防护重点 |
Ⅰ1 |
花街镇下堑-油坑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
11.17 |
1.3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2.完善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网络及应急处置救援系统;3.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居民点、乡镇公路重要区段、康庄公路等 |
居民点、乡镇公路重要区段、康庄公路 |
Ⅰ2 |
方岩-舟山-前仓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
156.41 |
1.做好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工程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2.完善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网络及应急处置救援系统;3.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居民点、东永高速及乡镇公路的重点区段、旅游景点等 |
居民点、东永高速及乡镇公路的重点区段、旅游景点等 |
Ⅱ1 |
花街镇北-龙山镇北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
275.41 |
1.做好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工程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2.完善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网络及应急处置救援系统;3.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4.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5.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有效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 |
居民点、乡镇公路重要区段、康庄公路居民点、金丽温高速公路、乡镇公路重要区段、康庄公路居民点、乡镇公路重要区段、康庄公路 |
Ⅱ2 |
江南街道南-前仓镇西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
55.48 |
||
Ⅱ3 |
石柱镇南-西溪镇北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 |
137.27 |
||
Ⅲ1 |
永康盆地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
390.17 |
1.本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做好地质灾害点监测预报预警;3.认真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4.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有效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 |
人口聚居区、村庄、居民点及公路沿线、重点工程、景点 |
Ⅲ1 |
舟山镇东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 |
23.09 |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人武部,市法院,
市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永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21日印发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