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 >> 永康市公安局 >> 110帮企服务专区
索引号: 113307840026132223/2021-74926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发文时间: 2021-03-17
文号: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登记号:
有效性: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案例分析】立足公安职能 优化营商环境 永康公安全力侦破涉企案件护航经济发展
来源: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1-03-17 10:10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近年来,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稳定发展以及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市公安局切实立足公安职能,对涉企案件展开全面攻坚,严厉打击经济领域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特别是针对妨碍企业复工复产、正常生产经营,以及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案件,无论案值大小,一律坚持最快时间初查立案、 最短时间侦查破案、最大限度追赃挽损的原则,全力侦破。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共受理涉企案件126起,立案134起,挽回经济损失2800余万元。

抽丝剥茧 攻破隐秘行贿受贿案

非法受贿、行贿行为,既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造成企业资产大量流失,也不利于企业健康、正常和长远发展,可以说,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去年,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在积极开展三服务活动期间,通过深入企业走访调查,挖出了一起隐藏极深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受贿案件。

2020年底,市公安局接到某科技公司员工的报警,该员工控告同事毛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取高额回扣。据报警人反映,毛某于2019年来到公司任职,是公司内部负责技术项目的经理,平时主要负责公司购买机器设备时选型、管理和验收等工作。

 

接到报警后,经侦大队民警立即展开调查。但调查初期,毛某否认了与任何供货商之间有私下接触,能够直接证明毛某收取贿赂的线索寥寥无几。但办案民警没有轻言放弃,经过进一步调查,通过毛某的聊天记录发现了4个可疑的银行账号。经核实,这些账号分别归属于毛某和一名山东供货商张某的亲属。据账单显示,20203月到10月期间有数笔交易记录,总额高达40万元。民警以此为突破口,继续深挖,得到了更多线索。

20211月,市公安局派出4个调查组前往山东、成都、江苏等地。证实了除张某外,还有另外4名供货商私下给了毛某2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好处费。在充足的证据面前,毛某对大胆收取贿赂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最终,毛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张某等人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严厉查处 远程抓获售假嫌疑人

 

质量和口碑往往能够直接决定商品的价值和销量,但有些不法分子却打起了歪主意,即冒用知名商标和品牌造假、售假,从中谋取非法利益,危害公共利益。

今年1月底,市公安局接到了工商部门移交的线索,发现在一网购平台上,有商家冒充外省某知名五金工具公司的品牌,高价出售假冒伪劣产品。

 

经调查,来自江苏的王某在我市开设了一家五金用品店,并于20206月通过网购平台,贩卖了近百件某知名品牌的五金工具。据核实,该知名品牌从未授权其在网上进行销售,王某所卖的五金工具均为假冒商品。

 

在掌握了充足的证据后,办案民警第一时间对王某实施了传唤,但在此期间,发现他已经离开了永康。经过一系列分析研判,我市警方找到了王某远在外地的线索,并迅速派出警力,于本月16日成功将其抓获。

 

被抓后,王某如实供述了其利用贴牌的方式,将进价不到200元一件的五金工具冒充知名品牌,以接近品牌原价400元至500元一件的价格进行销售,非法盈利近6万余元的违法事实。最终,王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严厉查处 远程抓获售假嫌疑人

 

质量和口碑往往能够直接决定商品的价值和销量,但有些不法分子却打起了歪主意,即冒用知名商标和品牌造假、售假,从中谋取非法利益,危害公共利益。

今年1月底,市公安局接到了工商部门移交的线索,发现在一网购平台上,有商家冒充外省某知名五金工具公司的品牌,高价出售假冒伪劣产品。

 

经调查,来自江苏的王某在我市开设了一家五金用品店,并于20206月通过网购平台,贩卖了近百件某知名品牌的五金工具。据核实,该知名品牌从未授权其在网上进行销售,王某所卖的五金工具均为假冒商品。

 

在掌握了充足的证据后,办案民警第一时间对王某实施了传唤,但在此期间,发现他已经离开了永康。经过一系列分析研判,我市警方找到了王某远在外地的线索,并迅速派出警力,于本月16日成功将其抓获。

 

被抓后,王某如实供述了其利用贴牌的方式,将进价不到200元一件的五金工具冒充知名品牌,以接近品牌原价400元至500元一件的价格进行销售,非法盈利近6万余元的违法事实。最终,王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今后,市公安局还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落实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打击、第一时间处置工作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