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永康 诚信建设万里行 诚信典型
【立信义 弃陋习 扬正气】系列典型吕爱元:上街卖水果替子还债
发布时间:2021-08-03 来源:永康日报公众号 浏览次数:

2013年,儿子生意失败,欠下了千万元巨债,为逃债远走他乡。为了帮儿子还债,永康一名70岁的母亲上街卖水果攒钱。为了多卖点水果,她每天只睡3个多小时,一年365天风雨无阻。虽然她也知道,巨额债务光靠自己卖水果是还不清的。但她说,赚一分还一分,人应该讲信用,她会一直卖到干不动为止。

老人叫吕爱元,永康人。在50岁到60岁时,吕爱元卖过10年水果。60岁时,随着孙子出生,吕爱元开始在家照顾孙子,享享清福。可是,这种清福没享多久,家里就出了一次大变故。2013年,吕爱元的儿子做生意失败,欠下近千万元债务。其中,欠银行担保抵押贷款410万元,信用卡透支欠款131.7万元,还有民间借贷450万元,总共991.7万元。

当年11月,和妻子办理离婚手续后,儿子就远走他乡,再没回过永康。吕爱元和儿媳妇也是到债主找上门,才知道儿子在外头欠了那么多债。

诚实守信的吕爱元毅然挑起了为子还债的重担。2014年2月开始,吕爱元又搬出了10多年前卖水果时用的三轮车,做回了老本行——上街卖水果。每天凌晨3点半,吕爱元就要起床,赶在4点前去水果批发市场进货。晚上,她经常要忙到11点才回家,等到睡觉时,往往已是半夜。一天下来,她的睡眠时间只有3个多小时。为了赶人多的地方卖,每天吕爱元要辗转多个地方。上午,她骑车1 公里,去塔海菜场门口卖水果。下午,菜场没人了,她到家附近的许码头一带叫卖;晚上,她不休息,又跑到大润发超市附近卖。

一年365天,不管刮风下雨,她几乎不休息。仅用了一年,吕爱元已经帮儿子还了20多万元债务。其中10万元是她自己存的养老钱,10万元是向亲戚借的,另有1.6万元是她1年来卖水果赚来的。

吕爱元和儿媳俞女士,以及11岁的孙子一起生活,3人住在城区一幢老式公寓里。俞女士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当时每月工资3000多元。这笔钱大部分用于归还丈夫透支的信用卡欠款。2015年5月10日,因债主起诉,俞女士的工资卡还被冻结。她说,此后每个月的工资留给她的不到800元,这笔钱还得每2个月去法院领取一次。一家人的开销,全靠吕爱元卖水果赚的一点钱,以及她每个月60元的养老金。可是,卖水果赚不了几个钱,吕爱元说,一天下来只能赚个四五十元。

吕爱元知道,光靠卖水果是还不完这些钱的。不过,她说,她会继续卖水果,一直卖到自己干不动为止。“赚一分还一分,慢慢还,这是一个人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