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0026131772/2022-87693 | 发布机构: | 永康市民政局 | 发文时间: | 2022-06-15 |
文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市民政局2021年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特色亮点工作
1.大胆探索“智慧民政”建设。依托“城市大脑”开展智慧民政项目建设,成功争取了三个省级试点。农村居家康养照护床位和“幸福超市”需求帮扶2个试点场景9月初上架浙里办和浙政钉,农村居家康养照护床位应用场景10月25日在省民政厅路演中获省厅领导高度肯定,通过省厅专家评审,成功入选“浙里长寿”子场景应用。该场景以解决农村老人和特殊困难群体养老资源匮乏问题为突破口,结合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康养联合体试点工作,突破养老服务五大痛点,打造一站式“五心”应用平台,让智慧养老飞入寻常百姓家。实行低保家庭先试先行,完成建床99张,开展上门助餐、助洁、助浴、康复理疗等服务338人次,群众满意度100%。
2.持证养老护理员数提前达到2025年共富目标。通过养老护理员培训全市持证护理员达330人,每万名老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26人。我市普济护理院麻云琼获全省护理员大赛个人一等奖,荣获金华护理员大赛团队一等奖,6名参赛选手均获奖,分别为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得到省、金华民政部门领导高度肯定。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大胆探索“智慧民政”,打造数字暖心服务
成功争取了浙里救“幸福码”延伸服务、浙里养家庭养老床位场景、数字门牌三大省级试点。农村居家康养照护床位试点应用场景成功搭建全方位智能互联、多跨协同一站式平台;“幸福超市”需求帮扶应用场景受理帮扶需求申请151户,筛选录入帮扶志愿团队68个,完成帮扶服务事项151个;数字门牌试点完成16个镇(街、区)门牌数据现场核验,全部提交省民政厅入库,生成10个试点村数字门牌二维码7081个,完成应用门户框架搭建,集成接入民政幸福超市、居家康养、门牌办理等业务。
省、金华市级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完成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310户、康养联合体试点3家、乡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家、社会工作站5家;我市民生实事:5家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加强已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管理,提高正常运行率已完成,新建住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家持续推进中。
3.大力推进重点工程,提升群众获得感
(1)9月底殡仪馆迁建工程开工建设,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目标;
(2)大福山公墓搬迁全面完成涉及南四环道路公墓搬迁协议签订,完成第一批627个墓穴选墓工作,完成启墓315个。
(3)千金山陵园二期完成工程量60%,累计投资1000万,完成年度目标
(三)常规工作完成情况
1.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建立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和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制度;创新开展困难家庭探访关爱服务,结合“码”上关爱服务场景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专业团队探访关爱困难群众10994户、送达幸福清单7055份;1-11月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2912.3万元;开展农村无住房困难户扶贫兜底“清盘”行动,解决了13户困难户住房问题;调整成立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我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会长徐美儿荣获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个人;深入推进“童守计划”项目,入户探访困境和留守儿童80户,开展活动7场,受益240人次。
2.社会治理持续创新
创新出台《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十条指导性意见》,全面完成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修订,在“永康民政”微信公众号开展优秀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展播,累计推出展播9期;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指导村社把清廉元素融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完成清廉村居示范社区创建申报1个;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金胜社区形成智慧社区初步应用场景,完成2个省级引领、21个市级完善型农村社区创建申报工作。
3.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深入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和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劝散摘牌非法社会组织7家,注销“僵尸型”社会组织23家,查处撤销登记3家;“龙山镇‘辣妈’多元调解化解矛盾”案例入选全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成功举办“百年心向党 益起新征程”第二届志愿服务大赛暨公益创投比赛,投入37万元扶持获奖项目15个;积极宣传发动社工考试报名,报名人数达3132人,投入13.4万元购买线上培训课程,实现培训全覆盖。
4.慈善事业蓬勃发展
举办永康市“最美慈善人”评选活动,评选出10名最美慈善人和10名十佳爱心人士;积极开展以“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慈善宣传月活动,联合市文明办、市慈善总会开展“9·5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在城乡4个雷锋广场同步开展,5600余人次参与;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开展“99公益日”活动,推出“公益打卡”等7个主题活动,7652人次参与募捐,筹集善款151万元;召开市慈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启动“慈善一日捐”活动,累计收到捐款741万元;慈善三级网络建设工作位列金华首位,在金华首创奖励举措,市慈善总会对验收合格的慈善工作站每个奖励1万元、示范型慈善工作站奖励5万元、全覆盖的镇(街道、区)奖励10万元,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慈善救助,2个月内全市建成16个镇级慈善分会、258个村(社区)慈善工作站,超额完成金华下达的任务,共募集资金898.76万元,为金华地区筹集资金最多的县市。
5.社会服务不断提升
永安居骨灰堂申报省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下拨骨灰堂奖补资金590万元,减免殡葬基本服务惠民资金277万元,开展和谐殡葬便民服务行动,编印发放一册通服务手册1000余本;发放移民直补资金998万元,大力扶持水库移民项目44个,投入移民项目资金2167.78万元;完成国家4A级婚姻登记场所创建申报;完成国家三级救助站提升改造。
(三)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
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局工作始终,累计开展学习20多次,组织开展红色初心之旅、殡仪馆生命文化教育、书记上党课等活动10余场次,推动解难题18个,完成微心愿46个,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
大力开展市委“立信义 弃陋习 扬正气”专题教育整治活动,结合民政职能开展“三红三孝”孝老敬老专项行动,征集孝老爱亲事迹48例,排摸不赡养老人线索16条,挖掘教育素材案例3例;累计服务“三老”人员80人次;开展“孝义诊”现场服务8场次,受惠1000余人次;发放“红保单”2400余份,全年理赔困难和高龄老人245人,金额达91.83万元,用心用情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得到老年人一致好评,活动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次。
大力开展“找共富差距、补民生短板、除安全隐患、迎百年大庆”活动,破解攻坚难题8个,消除安全隐患20个,守牢七一期间民政领域和谐稳定底线,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和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紧扣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目标,以“智慧民政”建设为主抓手,推动永康“民政25条”落地落实,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化改革走在前列。深入推进智慧民政建设,持续优化升级农村居家康养照护床位等试点场景,建成民政数据资源池和资源要素一张图,“民生生命树”等创新应用更加深入,全面建成“五个一”总体框架。
(二)聚焦民生保障,构建多元精准救助体系。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切实做到应助尽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11000元;充分发挥“幸福超市”应用场景作用,深化“物质+服务”救助模式;稳步提高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
(三)关切老年群体,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继续开展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每万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床位达10张;建设康养联合体3家;完成新建住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5家;持续推进养老护理人才培育。
(四)激活多元主体,构建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积极打造智慧社区,建设“居民会客厅”1家;新增社工站9家,实现镇(街道、区)全覆盖;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新增持证社工200人;开展三级慈善网络建设,孵化慈善组织1家,完成慈善信托备案1单。
(五)做强专项事务,不断优化社会服务体系。完成大福山公墓一期搬迁,深入推进殡仪馆迁建和千金山陵园二期工程建设,做好市级骨灰堂建设前期工作;组织编印地名故事书籍;加强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和产业类项目扶持;创建国家4A级婚姻登记场地;国家三级救助站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