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协网站 >> 理论研究
加强镇(街、区)财政资金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04 09:3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加强,强化乡镇财政资金规范化管理工作,关系到党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近年来,我市不断理顺体制、优化机制,确保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到位、人员履职尽责到位、资金安全管理到位,努力构建形成“三严五协同一平台”基层财政管理规范化智治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三严”架构,建立基层财政闭环管理机制。一是严格组织架构,理顺管理体制。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形成“五个一”管理机制:一个健全管理机构、一支业务过硬队伍、一套完整管理机制、一体化管理体系、一张网监管平台。制定规范基层财政管理和资金监管实施办法、规范镇街区财政管理工作意见等,明确财政保障体制,明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设镇街区财政集中支付中心,配备10名专业干部,16个镇街区财政办共有专职人员58人。二是严密层级协同,镇财管理无缝。深化合作,多方发力,分工协作,履职到位。财政部门对基层财政管理政策落实、制度制定、组织架构、资金监管进行业务指导;纪委监委重点对财政政策执行、检查巡查、结果反馈的监督;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村级财务管理与业务指导,协同镇村平台对接、资金使用监管;人大财经工委协同指导做好财政预算、决算执行情况、预算指标调整、资金使用的监督等;金融机构设立监督机制,协同做好资金监管、数字化建设、资金管理业务指导等。三是严肃三资管理,村财镇管堵漏。制定《永康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形成“政府建章立制、财政保障经费、农业农村部门监督指导、镇街区属地监督、专业机构代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坚持集体资产所有权、审批权、监督权权属不变,严格执行“三资”管理规定。构建新型代理制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会计业务委托永康农商行代理。各镇街区配备会计业务代理人员3人。构建“双公开”制度,纸质账+电子账“双公开”,完善立体监督制度,“三年一轮审”实现村级财务审计全覆盖。

(二)“三深”服务,源头管控多角度融合发力。一是深度调研,查补短板。将基层财政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出彩”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考核,按季列出计划表,按月上报工作进度。分组座谈调研,财政、编办、农业农村、人大代表等参加,详细了解基层财政管理现状,征求意见建议,查找管理漏洞,全面加强基层财政规范化管理。二是深入服务,上门指导。制定深化“三服务”推进基层财政规范化建设活动方案,出台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2010年以来的项目台账,推行项目绩效考评、抽查巡查机制。连续10年持续撬动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着力破解农村公益事业“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困境,匠心打造“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全省财政标志性成果。截至目前,累计投入2.71亿元,建设项目429个,相关做法获省财政厅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三是深化培训,提升素养。建立财务动态信息互通、管理机制经验互学、方法创新互促、学习回访互动等四大机制,着力打造镇级财政专业人才队伍。每年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学习,系统化、常态化、动态化交流,提升财务核算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基层财务人员年均参加培训学习在90学时以上。

(三)“三全”智治,数字化规范财务行为。一是全覆盖数字赋能。深化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数字化改革,构建“系统集成、集中收付、分镇核算、市级监督、互联互通”的基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机制。开创“以单一账户为基础,以预算收入为龙头,以预算执行为核心,以动态监控为抓手,以行为规范导向”的永康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组织架构、统一基础数据、统一单一账户、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岗位设置、统一业务流程、统一财务核算、统一行为规范的八统一管理机制,创新预算(执行)管理精细化、系统管理标准化、审批管理无纸化、监控管理智能化、安全管理多元化、系统集成数字化的六化管理体系。二是全方位内控管理。完善乡镇财政内控管理。紧扣“安全和风险防范”,研发定制永康模式的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乡镇内控组织,完善内控制度,全方位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等六大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实现源头管控、过程监控、结果防控、互联互控管理机制。三是全流程平台搭建。持续抓好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建设工作,强化源头管控,在年初预算编制部门上报的涉农惠民个人补助项目前标注“一卡通”的“Y”字样,注明该项目通过“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发放,确保发放率达到100%;设置规则,动态监控,凡带“Y”字样+银行中间业务账号,全部实行直接支付,有效确保“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纳入率达到100%。

二、存在的不足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从全省层面看,近年来,庆元、文成、安吉等地接连发生4起涉案金额大、持续时间长、作案手段和形式较为简单、影响十分恶劣的乡镇财政领域违法违纪典型案件,金额最高的达3.14亿元,造成了“小官大贪”的恶劣影响,教训极其深刻。从我市面上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整体预算有待加强。一是乡镇财政管理权责不符。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依旧没有摆脱乡镇财务会计的角色,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想管而不敢管、无权管”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二是内控执行不规范。镇(街道、区)内控制度虽然已“上墙”,但尚未真正“落地”,存在执行不到位,遇到问题过于强调灵活性,制度缺乏刚性和严肃性等现象。三是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目前,全市乡镇财政人员共58人,近20%为非在编人员,人员配备不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乡镇财政保障体制。2005年,我市进行了一轮乡镇财政体制调整,至今已有16年时间,期间虽出台了数个补充文件加以完善,但政策体系化、规范化有所欠缺。乡镇财政管理要以机制健全完善创新为重点,按照“权责一致、保障有力、监管到位、促进发展”的要求,把上级精神和地方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适时调整完善定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明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确保镇(街道、区)财政资金安全和事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加快内控体系建设,强化乡镇内控组织领导,全方位加强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等六大经济活动的财政资金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强化关键岗位风险控制,合理配置权责,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廉政风险和业务风险。同时要发挥各项内部监督机制的相互促进作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切实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共同推进财政资金内控管理建设与有效实施,形成内控监管合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队伍建设。乡镇财政管理规范化建设要顺利推进,提高人员素质是根本,加强队伍建设是关键。要规范定岗定责,规范设置相对独立的各镇(街道、区)财政管理机构,设置负责人、预算总会计、财政出纳、票据管理员、档案管理员、资产监管员和涉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员等岗位,做到“有人、有岗、有责”。要实行定期培训,系统化、常态化组织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培训学习、座谈交流、考试考核,提升财政管理专业能力水平,打造乡镇财政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镇(街、区)财政是基层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就镇(街、区)财政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可喜成绩,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相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镇(街、区)财政资金规范化管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机关单位的资金管理方面,特别是国有平台公司的资金规范化管理方面不可小觑,应给予高度重视,要参照镇(街、区)财政资金管理模式构建规范化管理智治系统平台,切实落实责任,严格规范管理,堵住风险漏洞、减少资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