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华税务系统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抓手,高质量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让纳税信用这张“金名片”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助力打造便捷有信的营商环境。
“银税互动”引来资金活水
近年来,金华市税务系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积极携手44家银行金融机构搭建“浙江银税互动服务平台”,完善“互联网+税务+金融”服务模式建设,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将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共享给银行,实现“银税互动”贷款“一站办理”“一键触达”,使企业纳税信用有效转化为融资资本,为企业引入资金活水,形成“以税促信、以信换贷”的良好氛围。同时,根据当地产业政策和行业特色,各地税务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银税互动”信贷产品,如磐安农商行的“药材贷”等。“银税互动”受惠企业纳税信用范围由A、B级扩大至M级,并向个体工商户纳税人拓展,越来越多的纳税人登上“信用白名单”,尽享守信纳税红利。数据显示,2023年,金华市税务系统通过“浙江银税互动服务平台”,为1.3万户次纳税人提供授信金额91.64亿元。
“资金短缺是小微企业的‘老大难’问题,税务部门主动联合银行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利用纳税信用就可以无抵押办理贷款的服务,帮到了我们的心坎上。”金华市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只需登录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官方网站,点击‘银税互动’模块,就能轻松完成贷款申请。”
信用修复助推企业“新生”
优质纳税信用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金名片”,那么一旦被认定为失信者,是否意味着终身要顶着“失信”的帽子?答案是否,税务部门对纳税信用修复机制的探索从未停止。2019年11月,《关于纳税信用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出台,标志着我国纳税信用修复体系开始落地。2021年11月,税务总局推出第31号公告,大大扩围了对D级纳税人的修复情形,修复事项由之前的19项扩大到34项,有效衔接“首违不罚”制度,帮助企业信用“纠错复活”,为企业带来“重生”希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义乌市某贸易有限公司就是通过信用修复机制实现信用等级档次“升级”的企业之一。此前由于其存在非正常户记录,纳税信用等级直接被判为D级,在解除非正常户状态后,企业第一时间申请并修复了纳税信用等级,为后续享受出口退税、办理银行贷款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2020年纳税信用修复实施以来,金华市已累计受理581户企业的信用修复申请,其中从D级修复的企业有122户。
复评优化解决新设立纳税人难题
今年,国家税务总局推出优化新设立纳税人纳税信用复评机制,纳入纳税信用管理时间不满一个评价年度但已满12个月的纳税人,可在今年的3月或9月通过信用复评的方式,重新评价纳税信用结果。为落实好该政策,金华市税务部门立即筛选出符合复评条件的纳税人,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通过电话、征纳沟通平台等多种渠道,“点对点”发送操作指引和相关政策,积极提醒纳税人及时办理。2023年3月以来,金华市共计有161户新设立纳税人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由M级转为B级。
“我们公司去年1月份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信用等级被评为M级,在税务部门的贴心辅导下,我们从电子税务局发起信用复评,公司信用等级就从M级变为B级了,连办税大厅都不用跑,真的太方便了。”金华市某贸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感慨道,“新设立纳税人复评优化政策的出台,不仅带来了优质信用资产,更是提升了我们新成立企业的发展信心。”
下一步,金华市税务系统将持续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市场主体发展的作用,让守信主体享受到更多的“信用红利”,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释放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高效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