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案例】帮“同学”买个包 被骗了好几万
发布时间:2023-09-19
来源:金华日报
浏览次数:
日前,多年未见的“同学”半夜求助,东阳姑娘晓琳(化名)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老同学”骗局。
一天凌晨,晓琳突然收到一条自称是同学发来的消息,对方称自己的手机号前一天不小心被注销,导致支付软件无法登录,可她在某电商平台上抢了一个包,支付期限马上到了,希望晓琳帮忙发电子邮件询问具体情况。
虽说平时联系不多,但是晓琳没有怀疑过对方的身份,一口答应下来。“我按对方给我的邮箱帮她问了包的情况,收件方回复确实有个订单需要马上付款。”晓琳将情况转告给同学后,同学又提出帮她问一下可不可以通过网银支付。
当晓琳发完第二个电子邮件后,她收到了一个二维码,收件方让她扫描之后询问客服。“扫描二维码之后显示的是该电商平台的客服界面,客服说一定要通过支付宝支付。”晓琳将客服的意思转达给同学后,同学提出先把钱转给晓琳,让晓琳用支付宝替她支付。
片刻后,同学发来了一张24899元银行转账成功的截图。当时,晓琳等了一会发现钱并没有到账,同学解释可能会“延迟到账”。于是,晓琳立马帮对方支付了这笔费用。之后,晓琳又被同学以“订单有两个包”、支付“尾款”、“延时定金”等为由先后付款23250元和8000元。
当天上午8点多,晓琳左等右等等来的不是同学转账到账的提醒,而是一条反诈中心的提醒短信,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立马报了警。
警方提醒,聊天记录、转账截图等都可以造假,有截图未必有真相,要随时警惕利用伪造转账记录方式实施的诈骗。大家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提高警惕。此外,在使用移动支付、网络交易时,一定要谨慎,多加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