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344016495U/2024-101435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4-04-11 08:51:08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卫生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3年,在金华市卫健委的关心指导下,永康市卫健局紧紧围绕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履职履责,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高质高效。
根据金华党代会要求持续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工作,推动基层分院“一院一品”特色专科打造。年内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评审、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级省级复审评估、国家区域平台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甲评审,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暗访,永康卫校教师团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一家医疗机构成功入选国家卫健委“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名单,江南街道金胜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首个县级健康办秘书处挂牌运行得到金华市卫健委施志芳主任批示肯定,金华卫健系统唯一“千项万亿”项目城西院区工程提前开工建设,7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评审,实现金华地区第2家创建“满堂红”,“法治医院”开创“五个一”模式,市三院党支部成功创建金华市五星基层党支部等。
一、2023年卫生健康工作概况
(一)医疗服务能力补强提优。锚定“一强两优多专”的发展方向,以纵深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为契机,全面带动我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一是三甲创建业务指标有提升。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三甲国考关键指标有效提升,64个省重点监控术种病种实现了41个增长;二是重点学科建设有突破。年内成功获评金华市一类重点学科1个,金华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金华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金华市级重点学科数量实现大幅度跃升。对标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遴选出骨科、眼科等十个重点补强专科。6月17日,胸外科、肝胆外科完成学科导师签约仪式,聘请胸外科和肝胆外科的学科导师,补齐了我市外科短板。三是基层专科建设有特色。各基层分院依托“一院一品”特色专科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如芝英分院结合陈涛肛肠外科基层名医工作室,大力发展普外肛肠外科基层特色专科,东城分院开设皮肤科特色专科等。全市现有全-专科联合门诊30家、基层省级名医工作室(站)2家,基层县级名医工作室17家、慢病联合病房7家,全部分院均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实现金华地区第二家创建“满堂红”。四是医学科研项目有成果。发表国际期刊文献SCI论文20篇,获批金华科技局项目16项(重大重点4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4项(其中1个备案项目)、省级继教15项(其中3个备案项目)。
(二)基层诊疗服务扩面提质。一是分级分类,筑牢村级服务网底。一类派驻服务下沉满足村级需求。目前共有60家村级医疗机构由基层医疗单位派驻医生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二类继续发挥村医作用。目前共有116名乡村医生,结合邻村延伸,为我市大部分乡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三类创新推动健康“医”站建设。已经建成61个健康“医”站,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人、定时、定点”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总院不定期提供专家下沉,彻底打通乡村医疗卫生“最后一公里”。二是智慧赋能,助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打通医院HIS系统与人工智能系统,在各基层医疗单位建立智能预问诊系统、AI临床助手;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构建远程服务体系,触及全国医疗资源,目前已在溪心未来社区智慧健康站开展“云诊室”试点工作;引进科大讯飞AI辅助智能随访,对慢性病患者开展智能语音随访,有效减轻了责任医生的随访压力,使随访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三是资源下沉,推进全域扩延式服务。总院通过选派业务骨干、开设“名医工作室”等方式实现优质服务资源下沉,累计完成专家下沉100余人次,参与查房150余次,开展手术50余台,受益群众10000余人次;新增基层名医工作室4家,如浙四医院张韶君博士“糖尿病、甲状腺专科工作站”正式落户市中医院医共体唐先分院,是继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专家厉军名医工作室落户市一院医共体芝英分院后,我市引进的第二所基层省级名医工作室(站);医共体牵头单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核酸检测车改造成体检用车,加装B超、心电图等设备,配合移动CT车,入企入村开展体检,进一步做好医疗卫生延伸式服务。
(三)政府民生实事稳步提速。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建设。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15家,超额完成省级民生实事任务,如期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同质同标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累计完成当年度参保城乡居民体检人数178161人次,年度任务完成率达127.99%;民生实事“消化道肿瘤筛查”任务完成率367%。慢阻肺筛查完成率117%。已新增完成5家托育机构,系统中备案的托育机构102家,总托位3951个,每千人托位数4.06个,完成每千人托位3.9个的年度目标。
(四)卫健基础设施扩容提升。2023年重大项目9个,总投资达45.29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个,共投资27.08亿,分别为一院城西院区(11.52亿)、永康卫校迁建(6.54亿)、二院住院大楼建设(0.19亿)、妇保院改扩建(7.03亿)、江南分院迁建(1.8亿);谋划项目4个,拟投资18.21亿,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9.8亿)、永康市中医院扩建工程(4.65亿)、芝英分院迁建工程(1.66亿)已完成可研批复,纳入2024年新建项目,永康市公共卫生迁建工程(2.1亿)进入可研编制阶段,纳入2024年谋划项目。其中“千项万亿”项目城西院区工程提前半年时间开工建设,得到金华及我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年内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西溪镇中心卫生院、方岩镇中心卫生院新大楼已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
(五)医疗卫生人才引育提档。一是强化人才外引。赴哈尔滨、沈阳、杭州、温州等地参与现场校园招聘会,目前已经完成人才引进79人,其中硕士38人。高级职称人才3人,招聘成效明显。二是强化人才内培。市一院投入120万启动“青苗”计划遴选出20名优秀青年医师作为中青年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派出62人外出访学,深入学习先进经营理念和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召开管理干部和分模块培训班,提升干部管理素养,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三是拓宽政策支撑。市级层面大力出台人才扶持政策,对8类人才给予15-200万的购房补助,鼓励本市生源报考医学院校紧缺专业,永康生源当年被985、211双一流建设高等院校及温州医科大学本院医学类紧缺专业录取的考生,签订回永工作协议的给予每学年2万/人的助学补助,今年共计签约3名优秀卫技人才,其中首次签约研究生2名,积极促进优秀医学类学生回永做贡献;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谋划设立专项人才基金,初定规模2000万,用于支持高层次人才柔性引才,相关管理办法已制定完成。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卫生人员队伍,今年市委市政府特批我局基层医疗机构核增编制150个。四是定向培养有新突破。扩增定向培养名额,临床医学本科3人,专科20人,医学影像学本科1人,麻醉学本科1人,共计完成定向培养25人。
(六)健康永康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实体化运行全国首个县级健康办秘书处,实施健康办规范化建设,打造集宣传教育、议事协调、督查督办、集中办公为一体的工作阵地,为推进健康永康建设提供更坚强的机构保障和更全面的基础支撑,得到金华市卫健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强化部门合作,全力落实26项健康行动,成功培育1个市级示范样板和1个市级优秀案例。深入推进健康促进工作,成功创建3所省级健康促进金牌学校和10所省级健康促进银牌学校,金银牌创建比例较上年提升14.7个百分点。
(七)中心工作开展担当有为。积极参与许码头、南苑路、黄棠等区块城市建设攻坚,提前完成许码头4户,南苑路第9网格114户、本单位公职人员190余户的签约腾空工作,一周内完成黄棠城中村改造2大户攻坚任务,成为首家任务“清零”机关部门,为城市有机更新贡献“卫健力量”。全年调配救护车136车次,医疗人员796人次参与五金发展大会、门博会等市级层面重点活动医疗保障工作,投入力量为去年同比3倍以上,有力的保障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八)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提级。出台《2023年永康市卫健系统作风效能提升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实施作风效能提升行动、行业作风治理行动、“四风”顽疾纠治行动、作风问题曝光行动、清廉医院提质行动等五大行动。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例会,定期听取下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汇报。进一步推动“清廉医院”成绩突出型单位创建工作,年内市三院党支部成功创建金华市五星基层党支部,创建金华市“清廉医院”成绩突出型单位1家,金华市“清廉医院”标准型单位8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短板
(一)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引进仍需加强。近三年来,我市累计招引博士、副高以上的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共计23人,无正高职称和博士引进。
(二)高端医疗设备配置相对落后。PET CT、3.0T磁共振、后64排高端CT等设备未配置,落后于周边县市。
(三)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受医保政策影响大。当前医保的筹资额度和兑付水平不匹配,医保资金穿底数额较大,对我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大。
三、2024年工作计划
在完成省、市卫生健康任务指标的基础上,聚焦以下几个重点推进相关工作:
(一)聚焦普惠医疗服务,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围绕“病有良医”、“幼有善育”等优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15分钟医疗服务圈”构建,综合运用下沉、派驻、巡诊等多级管理模式,保证高品质医疗供给向基底深入延伸,使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普惠医疗服务。
(二)聚焦健康永康建设,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有序推进健康永康建设和26项健康行动,深入实施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实现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率100%,探索健康科普“1+N”模式,切实提升健康科普能力,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40%以上。
(三)聚焦急救能力提升,增进高质量发展实效。市第一人民医院借助创建三甲医院契机,谋划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紧密型合作,力争实现急诊、重症医学等急救相关科室托管,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购买急救相关设备,加大急救高层次人才招引,着力提升全市急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四)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底。2024年度在抓好续建工程项目进度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永康市中医院扩建工程、芝英分院迁建工程等新建项目加快实施,同时争取公共卫生中心迁建项目尽早落地。
(五)聚焦人才科研培育,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争取乡贤
人才基金尽快落地并遵照《永康市乡贤人才基金医疗卫生人才奖励办法》规范运作,为我市医疗高层次人才引入注入源头活水,对照创“三甲”标准及学科短板弱项精准引才育才。加大科研项目投入,鼓励医疗技术创新,同时加快推动与温州医科大学校地合作,以高水平院校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科研、技术、人才支撑。
(六)聚焦信息区域一体化构建,搭建高质量发展平台。开展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区域一体化建设,围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为建设重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市直属医院信息一体化新格局,建设“一套存储、一条专网、一个数据化能力底座、一体化应用”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直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区域龙头作用,优化医疗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激发医疗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活力,形成全市上下联动的“永康智慧医疗生态圈”。
(七)聚焦清廉担当队伍建设,增进高质量发展活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各医疗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行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开展廉政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疗行业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和自律能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尚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