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84ZF720000/2025-00611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5-01-27 16:29:56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其他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4年以来,市国资办围绕市委市政府“五战双强”行动部署,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强化资金统筹保障,扩大项目投资建设,破题存量资产盘活,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国有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资国企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有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特色亮点
一、市属国企架构系统重塑
聚焦国企平台产业化转型,出台整合重组实施方案,根据主业相近原则,压减市属国有企业2家,优化重组城投集团,整合组建交旅集团,形成“1+6”新架构。
二、国企实力跨越提升
充分发挥国企品牌优势,链接海内外销售渠道,做强大宗贸易供应,积极布局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国企资产总额首次突破千亿,营业收入首次突破90亿元。
三、要素挖潜出新出彩
紧盯国有企业土地确权、权证缺失、权属争议等资产盘活长期悬而未决问题,开展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攻坚。破解问题堵点207个,完成不动产登记104宗,激活国企要素资源34.2万平方米,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灵活采用改扩建、处置、经营开发等盘活方式,完成金都市场、溪心综合体等地块资产盘活,盘活价值超12亿元。陶瓷厂区块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典型案例推荐名单。
重点工作
一、资金保障降本增量
全面分析企业实际年度融资需求与融资能力,利用国有资本保障项目优势,提高项目贷款比例,进一步优化融资品种结构,有力保障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抢抓债券融资窗口,综合分析利率走势、资金面及投资者需求,搭建政企银沟通平台,降低项目贷利率,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二、重大项目建设担当有为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投资建设主力军作用,积极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有机更新、重要民生领域公共服务等领域96个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五金物流港、S316二期等重大项目,数字经济产业园、S316一期、大永线改造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完工。周塘区块启动前期招标,南苑安置地块17宗开工,30幢安置房主体结顶。打通南苑西路、卫星路等断头路,开工建设解放南路、南四环东延一期等主干道,打造南都路等精品道路,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区基本建成,丽州饭店正式开业运营,城建商品混凝土迁建工程建成投产。全年实现总投资92.4亿元,荣获省钱江杯优质工程等各类奖项14个,岩下老街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
加快推进现代五金科技产业园、石柱高新产业园等标准厂房建设,新增现代五金科技科技产业园B区块、产投智锋创业园、中电国核新能源产业园二期等标准厂房结顶面积54万平方米。摸排闲置厂房面积约101万平方米,向32家企业推荐闲置厂房30万平方米。
三、国资监管健全完善
优化制度体系建设,持续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联合市纪委监委等部门,积极开展资金管理、产权交易关键领域专项检查,完成委托管理企业公款竞争性存放“回头看”。实施国企领域虚假贸易、问题合同、违规担保三项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堵塞监管漏洞。
深化开展财务规范提升,实现全市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全覆盖,编制国资财务核算制度手册,规范国企财务工作流程,升级资金池系统“池外”账户查询功能,加强资金池内外统筹监管。
完善市属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构建市国资办考核集团和集团考核所属企业“1+1”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一企一策”精准考核,突出产业发展、功能保障和风险防控考核的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引导企业做强主责主业,城投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5%。
四、党建引领强基铸魂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实现国资系统全覆盖。推选展示“党建引领·国企奋进”优秀子公司党建品牌。常态化开展四强党支部督查,发现问题100余个,整改率100%。
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上线国企人力资源数字化系统,实现国企所有合同制员工信息归口管理。采用专班学员与流动学员相结合,外聘教师与内部专家并重的培训模式,创新打造市级主体班次培训、国资专班培训及市属国企培训“三级培训体系”,全年开展各类培训16次,覆盖1951人次。从严把控人员招录,核减企业新增用工约300名,指导、统筹各国企开展统一对外公开招录合同制员工4次、招录225人。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