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3077566033/2025-01363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5-03-13 09:59:23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4年度,永康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永康目标,以服务我市发展大局、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根基、满足群众所需所盼为工作重点,为我市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护航发展为主导,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涉外法治改革出新出彩。聚焦提升涉外法治服务水平,提供更精准优质全面的法律服务,保障企业“走出去”。2024年新增知识产权及涉外领域律师38名,与国内外6家知名律所建立合作,并举办涉外知识产权培训27场;服务40个参展团组共900余家企业顺利出海,办理涉外公证事项97件,助力在英国、匈牙利等地成功举办多场“永康五金”系列自办展。二是执法监督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依法治市统筹作用,建立企业执法监督联系点8家,通过线上执法监督平台处置预警线索20余条,制发执法监督通知书10份,实现执法问题高效闭环处置,投诉举报处置时长缩短40%;着眼重点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保障等专项监督6次,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通过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规范执法案件办理,“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列全省第一方阵。三是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扎实有效。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深化落实行政争议“三色三级”预警督办机制。2024年,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7.29%,败诉率低至3.8%,复议与一审诉讼案件比值达3.32,91.78%的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阶段实现案结事了。四是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以市级合法性审查中心为载体,持续建强“法审员+业务骨干+专家成员”审查队伍,开辟涉企事项优先审查“绿色通道”,迭代涉企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合法性”并行审查制度。任命首批法审员36名,实现审查队伍镇街全覆盖;审查涉企事项700余件,审查时限平均缩短30%以上。
(二)以稳定托底为根本,夯实法治社会根基。
一是社区矫正提档升级。探索“监管场所+”警示教育模式,在拘留所打造清廉矫正基地,入选全省首批清廉矫正教育基地。坚持“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理念,做好入矫、法治、心理、文化、解矫等教育,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社区矫正对象处罚率实现大幅下降,脱漏管和再犯罪情况零发生。二是精准提升新永康人法治素养。在金华率先制定《关于组织开展“新永康人”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着力提升新永康人的法治素养。开展集市夜市普法、“平安法治永康行”“家事大讲堂”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16场,在永康电台“法治永康”栏目录制普法节目41期,发布“以案释法”57条。三是村级合同审查全覆盖。通过量化工作标准、制定工作指引、配强审查队伍、构建快速通道,实现村级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牵头组织“三清一促”村级合同清理专项行动,全市共排摸村级合同总数7357份,发现问题合同数1578份,已全部完成整改。四是诉前调解改革全省领先。新设6个驻法庭调解工作室及11个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全市分流诉前调解案件15314件,调解成功8121件,诉前调解成功率56%,居金华前列。
(三)以法治保障为底色,织密为民服务网。
一是代书法律援助全省先行。代拟法律文书472份,民事受援人数增长近一倍,代拟法律文书服务惠及更多人群。在法院、仲裁院等地设置专门窗口,配备值班律师,提供一站式即时服务,平均办案用时较指派律师代理缩短近三分之一。结合实践制定《代拟法律文书工作指引》,包含各类文书180份实例参考范文,使代书工作有章可循。我市承接的制定《代拟法律文书工作指引》被列为全省法律援助重点攻关项目。二是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探索服务站与律师事务所“站所对接”法律服务模式,全域配置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站人工智能终端,打造4个特色助企服务站。建强两支公共法律服务志愿队伍,构建“3+X”进驻模式,各站点均配备“1名公共法律服务专员+1名法律顾问+1名调解员+X名志愿者”。打造“10+3+1”服务模式,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10类服务,融合实体、热线、网络3个渠道,实现一体化快速响应。2024年,两支公共法律服务志愿队伍共有2125人,组织培训14场。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总体满意率居金华首位。三是深化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开通运行“浙江省永康市公证处在线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办证过程充分采用法院调解材料,精简办证流程,实现“10-15分钟”快速办理。采取“一次性告知”“在线办理”“预约办理”“上门办证”等便民举措,缩短159项公证事项的办理期限,实现80%以上的公证事项“最多跑一次”。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依然存在困难和问题,如统筹协调的力度不够、争先创优的劲头不足。统筹推进法治永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整体合力还不够强,法治建设底子依然薄弱。虽然2024年是我局承担省级试点项目数量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但是工作成效不够明显,距离打造成为全省有辨识、叫得响的标志性成果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统筹,推动法治永康建设。坚持以统筹依法治市工作为重要抓手,谋划法治永康“十五五”、“九五”普法工作,整体推进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建设工作。重点健全法治永康建设协调评估、市委巡察与法治督察“双察”联动、“三色三级”预警督办3项机制,一体推进法治永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二是深化改革,加快打造标志成果。立足永康五金产业特点和工作基础,推动重大改革创新升级,打造形成更多法治建设领域标志性成果。推动涉外法治改革,深化重点产业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和复议体制改革,探索商事调解改革,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双向衔接机制。
三是聚焦重点,提高法治服务水平。构建涉企执法监督长效治理和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治理机制,研究制定第四批“首违不罚、少罚”清单。深化“新永康人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强化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帮扶力度。推出《法律援助十大便民服务措施》,编发《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服务指南》,打造新业态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代拟法律文书工作指引努力争取全省应用。
四是正风提能,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促进法审员业务能力大提升,加强复议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开展协理员规范化管理,加强法律服务行业队伍建设,把精力更加聚焦到“抓落实”上来,大力弘扬“六干”精神,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