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MB0L45670B/2018-00803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18-01-18 13:25:05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
在省科技厅直接指导下,在永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永康高新区)自2013年挂牌创建以来,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紧扣“八倍增、两提高”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坚持特色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永康特色的高新区培育道路。
(一)调整产业布局,现代农业装备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一是成台套田间作业系列特色装备发展迅速。四方集团根据国内外农机装备发展情况和针对南方水田作业装备对农田土壤破坏越来越严重的状况,成功研发了轻型履带式旋耕机、履带式拖拉机、50-70马力轮式拖拉机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星月集团投巨资发展高端田间作业装备,其高速插秧机项目已投产。二是经济作物自动化收获装备填补国内空白。浙江威力园林公司,在高新区创新资源整合力量的帮助下,成功研发了茶叶和棉花自动采摘装备,并且攻克了国外棉花采摘装备不能回收棉地塑料溥膜的缺陷。宏跃动力研发的旱地多功能耕地作业机能挂接16种机具,有效解决山地丘陵作业装备功能复合化的难题。三是设施农业与精准农业装备关键技术有较大突破。浙江尤奈特电机公司联合美国G.E中国研发总部、中国一拖等单位,研发电驱动拖拉机关键部件电机控制器、差速器。四是园林和林业装备稳步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三峰、威力、中坚、大邦等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力度,在山地农夫车、智能割草机、割灌机、枝叶破碎机、高端扫雪机和锄、刨、平整小型机具研发与推广取得较大的成绩。五是农产品安全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有了显著提升。金凯德农机的海水淡泵项目进展顺利,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新厂房竣工投产,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鸿丰精工科技研发的水重金属处理、农产品农药残留净化系列设备达国内外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二)构建研发基地,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一是构建了现代农业装备成台套设备设计基地和研发基地。内引外联强大设计机构助推农业装备产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五年来先后招引斐洛、金曲、正光、原野、杰创、曲创等31家工业设计著名机构入驻永康,集聚203人专业设计人才,申请专利277项,设计成果交易数355项。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检测中心已投入使用。二是构建了现代农业装备电子和关键零部件基地。道为尔精工科技利用自身北斗系统定位技术优势,组织力量进行农机导航仪开发。威力园林引进国际龙头企业约翰迪尔的专业技术大领军人物,组织农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三峰公司引进中科院科技成果,组织农用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农业装备电子产业有望在永康取得历史突破。
(三)首建协同创新机制,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整合九大创新资源,建立一站式科技创业创新服务体系 。省科技厅信息院、省农机学会会同永康高新区,成立了浙江科技信息研究院永康创新服务中心、浙江农机学会永康高新区协同创新基地,编制了永康农业装备产业7类基础制造技术、7类关键技术、5类共性技术的提升需求,整合了专家库资源、行业企业库资源、科技查询项目申报资源等国内外现代农业装备九大创新资源。完成了创新线上平台建设,以及《农业装备国内外发展动态》、《农业装备动力装置供油系统动态研究》、《农业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发展动态研究》、《农业机器人发展动态研究》等科技信息服务。成功举办2015“协同创新”科技周暨院士专家永康行活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与永康市政府签订了《国家级学会创新驿站框架合作协议》。二是引进农业装备项目攻关团队,推进科技成果交易和产业化。根据高新区电子装备、关键与产业链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基础技术、企业个性技术等需求,我们与中科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农机学会专家组等院所进行对接,把浙江大学何勇教授的农业物联网创新团队、浙江大学俞小莉的装备动力创新团队、浙江理工大学李革等8个团队作为永康高新区项目攻关团队重点引进。在各项目攻关团队的努力下,农业装备产业的动力、传动、作业、智能控制的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其中浙江能工机电公司高压共轨喷油嘴已达1600大气压水平,为世界第5家能生产的企业。众兴科技的双园孤谐波传动,改变了农机齿轮箱传动历史。神力液压体达80兆帕比国内农机液压件30兆帕提高3倍。三是集聚国内外现代农业装备创新资源,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五年来共建企业研究院7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创新驿站10家,企业研发中心37家,科创园1家。科技载体建设有效助推协同创新开展,吸收了欧洲农机学会院士孙大文,中国农机院士罗锡文、陈学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智能农机中心主任张勤,约翰尔亚太技术总监韩树丰以及中科院、中国农机院、浙大、浙工大、西安交大、西南理工等260多位国内外专家常来永交流、技术对接、关键技术攻关等活动,以定期不定期、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的产品创新活动,园区已成为我国农业装备研发热土。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保护自主创新成果能力。出台了《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积极与永康市人民法院沟通,设立知识产权法庭(民三庭),引进专利服务机构3家,帮助企业专利维权53件(次)。
(四)强化园区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
一是调整园区土地利用规划。2016年我们调整了高新区土地利用总规,将高新园区规划的22.89平方公里(其中第一期规划面积10.98平方公里)重点用于“国内重要的现代农业装备创新基地、成台套设备设计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智能电子与仪表制造基地”建设,并将高新区空间布局设计为以“一心三基地三组团”。二是政策激励与优胜劣汰相结合,完善用地机制。永康市政府出台了《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项目准入管理暂行办法》、《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项目用地退出办法》,对入园企业的用地作出具体规定。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园区道路日趋完善,花城路、松石西路(部分)、银桂路、灵石路等区间道路逐步建成,“三横七纵”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市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城西小学、城西物流中心、中心幼儿园、梅陇菜场、花川化工建材市场、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花川垃圾填埋场等相继投入使用,物流、供电、公交等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区域各方面需求。
二、2017年工作总结
截止2017年9月底,园区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达27922.5万元,同比增长21.32%,研发人数1501人,同比增长0.87%,发明专利授权量10件,同比增长42.86%,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1047455万元,同比增长14.05%,利税340720.4万元,同比增长7.8%,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37991.7万元,同比增长11.13%,规上战略新兴产值613422.3万元,同比增长13.29%,技工贸总收入4348615万元,同比增长11.92%,其中:技术市场交易额35049.8万元,同比增长28.87%。固定资产投资25.09亿元,同比增长17.17%,高新技术企业44个,同比增长91.3%,科技型中小企业65个,同比增长25%。
(一)抓平台建设,补园区创新载体短板
一是加快科创园建设。在花海西路规划建设了农业装备科创园,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6万平方米,园内设置了院士工作站、创客空间、科技型孵化中心、大学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企业研究院、展示中心、培训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公共检测服务中心、加速器等项目。目前,浙江能工机电的超精密非标元器件、浙江巨盾科技公司的新一代机场旅客手提行李安检系统、浙江索奇电子的道为尔儿童智能定位手表、浙江贝米环保设备公司的超大型农用电风扇、永康市佳年顺景工贸的畜牧电子溯源器、永康市睿正科技的农业装备控制器、永康市胜时电机公司的农用电机、永康市贝弘工贸有限公司等8个研发及产业化企业已陆续进园。二是开辟高新区企业家论坛。先后邀请浙江尤奈特电机董事长李金东、飞哲工贸董事长夏月飞、北京盛景网联科技股份公司郭奕、卡特彼勒中国总经理杨琳为企业家作了企业创新、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演讲。三是筹备创新创业资金。先后设立了永康银杏谷科创投资基金、永康小咖智能制造投资基金、永康天堂硅谷产业升级投资基金。民间资金积极投入科技创新,能工电机、众兴科技、中月集团投资2亿元用于创新技改项目。四是设立云栖小镇平台。与云栖小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科创园设立“云栖客站”,双方以“智能制造”为研发方向,以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实用五金等为主攻产业,通过科技架桥、成果转让、资源共享、团队攻关等形式,推动永康制造业特别是农业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弥补永康创新人才短板问题,为永康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扎实基础。
(二)抓项目引进,补园区发展后劲短板
一是引入项目陆续落地。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永康应用技术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永康技术转移中心、哈工大永康技术转移中心等重大项目以及哈林工贸不锈钢智能制造项目、德世电器、振兴实业已落地高新区;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可穿戴智能复健机器人项目有意向在高新区建设;凌鹰电器与美国捷步公司共同开发电动平衡车项目、意大利拉瓦公司与丹麦合作清洗设备项目都已签约。二是项目研发成果显著。四方集团研发的4LZ-2.5Z型联合收割机、微耕机、国三排放单缸柴油机,在国内成为领先的南方水田成台套耕作装备龙头企业。鸿丰精工科技研发的水重金属处理、农产品农药残留净化系列设备达国内外同类产品领先水平。能工机电研发的高压共轨喷油器项目,属农机动力关键性技术,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4号项目,代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众兴科技研发的双圆弧谐波减速器,突破了四代减速器日本HD公司独家垄断,它的研发是机械传动技术革命性创新。神力公司研发的高压液压泵,技术水平已达80兆帕,是目前农机制造领域25-30兆帕的3倍,为高端农机具制造提供了强大的零部件支持。
(三)抓产城融合,补园区建设品质短板
一是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330国道南移工程高新区段火炬路已完成路基建设;台金铁路、花川垃圾填埋场已无障碍施工;千金山陵园第一期工程提前开工建设。依照“生态、生产、生活,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内涵,启动了现代农业农机观光示范试验园建设,与省农科院对接,规划种植百亩彩色水稻,拉开了农业装备与农艺结合的创意农业建设的序幕。高新区学校永康三中分校、高新区幼儿园项目已开工建设,花川综合市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已竣工;龙湖生活社区完成了道路改造、绿化种植、广场建设。二是剿劣提质工作持续攻坚。我们创新小微水体“三色剿劣”制度,在塘长牌上根据水质不同以红黄蓝三色显示,挂图作战,达标销号。每周六作为治水日,由主要领导带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治水。大力开展河长巡河,今年增加了外籍企业河长法比奥巡河。追查污水口和雨污混排口的污染源,开展区域雨污分流整治。截污纳管工程稳步推进,联合建设、环保等部门对高新区约800家企业进行雨污分流排查。引进浙大水业纳米曝气设备,用于消纳河水中氨氮,倪宅溪断面以上1300米河段纳米曝气设备已入运行。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高新区项目建设缺少投资规模大、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重大产业项目。二是高新区内可用土地不多,工业发展空间受限,招商引资的“硬件”存在先天不足,项目落地受影响明显。三是高技术人才紧缺,干部队伍培养还需用功使劲,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解放。
三、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引领,秉承“新时代、新园区、新产业、新生活”理念,实施“产业立区、科技兴区、创新强区”战略,突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率先跨越”主题,努力培植百亿企业、形成百亿企业集群、打造千亿高新区,力争到2022年建成产业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布局分工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园区示范带动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成创新、绿色、智能、融合的科技新城 。
(二)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及举措
1、聚焦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推进产业发展创新。围绕“农机装备创新基地、高端农机制造基地、农机装备电子基地、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基地”等任务,建设智能电子、高端园林、农产品初加工、高端田间成台套等装备制造项目,完成科创园建设项目。抓好高端装备制造基础建设,对全球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技术的吸收与借鉴,基本形成智能化成台套农机田间作业装备、智能化实施农业和精准农业装备、自动化茶叶采摘及分拣装备等领域的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体系。抓好农机装备电子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基于农业互联网的农机装备电子制造,包括农用传感器、农机装备控制器、农机导航仪为农业智能种植、灌溉、施肥、采摘、监控、农产品物流提供高端设备支撑。
2、聚焦创新生态体系,推进平台建设创新。以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为目标,巩固“协同创新基地”、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成果,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借助高新区开发运行机制、人才集聚等方面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集合政、产、学、研、企、介、用多股力量,实现创新资源整合,推进市场信息集聚,使高新区成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的新城区。要完善“云栖客站”平台要素,梳理创新创业项目;搭建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创办电商物流小镇、云栖小镇科创园,形成规模经营,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极。
3、聚焦园区产城融合,推进城乡发展创新。根据高新区核心区块建设规划,结合农机示范体验、农业观光等项目,延伸农机产业链,打造农机、农业主题3A级旅游景区,设置居住区、商业、商务、展览、酒店、公园等配套服务项目。今后五年,突破抓好龙湖生活社区、银龙湖公园、智能科技社区、金龙湖公园、绿色生活社区、凤凰湖公园、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园、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吃、住、娱、购等生活功能,创造综合、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新空间。要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落实惠民举措,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加强与知名学校合作,建设高新区学校永康三中分校、城西第二中心幼儿园,完成花川小学迁建。
4、聚焦依法行政职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和高新区设置要求,对内设机构、岗位设置及其职能进行适度优化,减少管理层,实行扁平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执行能力。加强项目建设专项督查和综合督查,实行明察暗访、跟踪督查,发现问题、从严查处;建立首问责任制和奖惩机制,重大工作失误一票否决,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坚持以项目建设论英雄、以项目建设排座位、以项目建设定奖惩。
四、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永康高新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产业立区、科技兴区、创新强区”战略,在主动适应中创新方法,在破解难题中抢抓机遇,在统筹协调中推进发展。
(一)在提质增量上求突破出成效
一是激活存量。强化要素供给、金融服务、技改投资等帮扶措施,优化项目施工环境,留住现有企业和项目不流失;扶持本地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尽快上规。二是扩大增量。全面落实全员大招商、全力招大商,锁住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和战略投资者,引进一批科技水平高、投入产出高、带动能力强、支撑作用大的优质项目和龙头企业。培新育小要紧盯不放,加快原利康熟食区块、朱家塘和范宅区块低效厂房改造步伐。抓好电商物流小镇建设,在招引申通、中通、韵达的基础上,再引圆通、邮政两家快递公司,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三是提升质量。要围绕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装备设计、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绿色农机产业集群、农业观光产业集群、农机与农艺结合产业集群。积极引导一、二、三产业的合理延伸和组合,依托电商物流小镇有效平台,逐步扩大三产特别是服务业的比例。
(二)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出成效
一是抓工业项目建设。紧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力促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竣工、竣工项目尽快投产,明年重点抓好安德电器、哈林工贸、德世电器、振兴实业等项目的建设,要推行“项目工期早部署、基础设施早配套、施工现场早清理、手续绿色通道早开通”的办法,抓好项目跟踪、督促与服务。二是抓拆迁腾地。要做好新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启动利康熟食区块、朱家塘和范宅区块新拆项目,规划好小微创业园建设。启动农机小镇区域10个返还地建设,规划好电商物流小镇、云栖小镇科创园建设。三是抓基础设施配套。完成花城路至新330国道、花溪路至西三环、银桂南路至花溪路等道路建设,完善区内道路网,打通道路微循环;要完善水、电、气、信等市政设施,为企业入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在创新创业上求突破出成效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政策引导。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质量强区战略,加大对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品牌商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奖励支持力度,减少限制性条件,扩大奖励范围和奖励额度。二是进一步聚集创新要素。拓展完善企业融资平台,做大做强银杏谷科创基金、永康天堂硅谷产品升级投资基金、小咖智能制造投资基金规模,发挥永康农商银行、科技保险作用,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全面建设创新人才高地,落实好“丽州英才行动计划”,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三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拓展科技孵化、加速体系,延伸科技中介服务,加快尤奈特技术转移中心、安德智能厨电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一体化。
(四)在环境优化上求突破出成效
一是优化城市综合环境。大力推进“优雅城市、大美乡村”建设,强化城乡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加强剿劣领导、加大剿劣投入、加快剿劣步伐,坚决打赢剿劣攻坚战;实施绿色、畅通、净水等绿化亮化净化工程,抓好街角小品、绿色游道建设,促进园区扩容提质。二是优化社会民生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执法,对干扰项目施工、破坏工程建设的行为,要重拳出击、坚决打击。三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行政服务改革,大力推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机制,做到该办的事“不拖”、能办的事“不等”、难办的事 “不推”、涉及多个部门的事“不踢”,精简涉企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园区公共服务水平。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