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行政区划,代有变更。古代区划资料缺失不全。民国时期经过几次区划调整,变化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辖地范围变迁不多,但行政区划调整频繁。1949年5月8日,永康解放至2009年4月的60年间,曾进行大小区划调整37次。特别是永康建市后的6次区划调整,各乡、镇、街、区时分时合,时撤时并,变化更大。
第一节古代区划
唐代以前永康行政区划无考。唐代分乡、里两级。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乡名里数均不详。宋代改乡为都,里仍沿用唐制,分都、里二级。元代“都”沿宋制,因以每“里”册籍,首列地图,故改“里”称“图”,实行都图建置。明代设乡、都、图、甲4级。全县分为10乡,辖47都,编户123个图,图下甲数无考。据明正德《永康县志》记载,全县各乡辖都图如下。
义丰乡 里曰上林。辖东隅1图、西隅1图、南隅1图、北隅1图、一都4图、二都3图、三都4图、四都3图、五都4图。
长安乡 里曰温泉。辖六都3图、七都3图、八都3图、九都4图。
承训乡 里曰清明。辖十都2图、十一都3图、十二都4图。
升平乡 里曰松山。辖十三都2图、十四都2图、十五都3图、十六都3图。
太平乡 里曰宗仁。辖十七都3图、十八都2图、十九都2图、二十都2图、三十半都2图。
义和乡 里曰新康。辖二十一都2图、二十二都2图、二十三都2图、二十四都2图、二十五都1图、二十六都1图、二十七都2图。
游仙乡 里曰石门。辖二十八都1图、二十九都3图、三十半都1图、三十一都2图、三十二都2图、三十三半都2图、三十四都2图、三十五都2图。
合德乡 里曰永泉。辖三十三半都2图、三十六半都1图、三十七都2图、三十八都2图。
武平乡 里曰碧湍。辖三十六半都1图、三十九都2图、四十都3图、四十一都2图、四十二图2图、四三十都2图、四十四都2图。
孝义乡 里曰咸泰。辖四十五都2图、四十六都2图、四十七都1图。
清初沿明制。康熙十年(1671),为利赋税,乡下按平均田地置都,都下设图。雍正四年(1726),改乡为庄。乾隆十八年(1753),近城设隅,去庄复乡,改图为庄。
光绪年间(1875~1908),政区复置乡、都、图。乡又按粮区称里。时全县有10个乡(里)、47个都、112个图,各乡管辖范围详见下表:
清代行政区划分布
乡名 | 都数 | 图数 | 辖区 | 范围 |
义丰 | 5 | 21 | 一都8图、二都4图、三都3图、四都2图、五都4图(又并为3图) | 城关镇、永祥乡、云山乡、崇道乡全部,长城乡、苏州乡、李店乡一部分 |
长安 | 4 | 11 | 六都2图、七都2图、八都3图、九都4图 | 花川乡、大屋乡全部,花街乡大部分,李店乡、烈桥乡一部分 |
承训 | 3 | 6 | 十都2图、十一都2图、十二都2图 | 八字墙、童宅二乡全部,烈桥乡、长田乡一部分,花街乡、雅吕乡小部分 |
升平 | 4 | 9 | 十三都2图、十四都3图、十五都1图、十六都3图 | 雅湖乡全部,清溪乡、雅吕乡、珠山乡大部,长田乡、长城乡、苏川乡一部分,大后乡小部分 |
太平 | 4个半 | 11 | 十七都2图、十八都2图、十九都2图、二十都2图、三十半都3图 | 唐先镇,中山乡全部,大后乡大部分,桥下乡、珠山乡、清溪乡小部分 |
义和 | 7 | 12 | 二十一都2图、二十二都2图、二十三都1图、二十四都1图、二十五都1图、二十六都2图、二十七都3图 | 棠溪乡、柏岩乡、西溪乡、金川乡、四路乡全部,桥下乡、古山镇大部分,胡库乡小部分 |
游仙 | 7 | 16 | 二十八都1图、二十九都3图、三十半都1图、三十一都2图、三十二都2图、三十三半都2图、三十四都2图、三十五都2图。 | 芝英镇、方岩镇、方岩乡全部,溪岸乡、岩后乡、油川乡,胡库乡,古山镇大部分,舟山乡小部分 |
武平 | 6个半 | 14 | 三十六半都1图、三十九都2图、四十都3图、四十一都2图、四十二图2图、四三十都2图、四十四都2图。 | 新店乡、新楼乡全部,前仓乡、舟山乡大部分,石柱乡小部分 |
合德 | 3 | 7 | 三十三半都2图、三十六半都1图、三十七都2图、三十八都2图 | 俞溪头乡全部,石柱乡大部分,油川乡、长城乡、前仓乡、舟山乡小部分 |
孝义 | 3 | 5 | 辖四十五都2图、四十六都2图、四十七都1图。 | 大磐山区。民国28年(1939)2月析出,6月建置磐安县 |
注:范围内的镇乡名称和区划以20世纪80年代为基准。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展开
永康行政区划,代有变更。古代区划资料缺失不全。民国时期经过几次区划调整,变化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辖地范围变迁不多,但行政区划调整频繁。1949年5月8日,永康解放至2009年4月的60年间,曾进行大小区划调整37次。特别是永康建市后的6次区划调整,各乡、镇、街、区时分时合,时撤时并,变化更大。
第一节古代区划
唐代以前永康行政区划无考。唐代分乡、里两级。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乡名里数均不详。宋代改乡为都,里仍沿用唐制,分都、里二级。元代“都”沿宋制,因以每“里”册籍,首列地图,故改“里”称“图”,实行都图建置。明代设乡、都、图、甲4级。全县分为10乡,辖47都,编户123个图,图下甲数无考。据明正德《永康县志》记载,全县各乡辖都图如下。
义丰乡 里曰上林。辖东隅1图、西隅1图、南隅1图、北隅1图、一都4图、二都3图、三都4图、四都3图、五都4图。
长安乡 里曰温泉。辖六都3图、七都3图、八都3图、九都4图。
承训乡 里曰清明。辖十都2图、十一都3图、十二都4图。
升平乡 里曰松山。辖十三都2图、十四都2图、十五都3图、十六都3图。
太平乡 里曰宗仁。辖十七都3图、十八都2图、十九都2图、二十都2图、三十半都2图。
义和乡 里曰新康。辖二十一都2图、二十二都2图、二十三都2图、二十四都2图、二十五都1图、二十六都1图、二十七都2图。
游仙乡 里曰石门。辖二十八都1图、二十九都3图、三十半都1图、三十一都2图、三十二都2图、三十三半都2图、三十四都2图、三十五都2图。
合德乡 里曰永泉。辖三十三半都2图、三十六半都1图、三十七都2图、三十八都2图。
武平乡 里曰碧湍。辖三十六半都1图、三十九都2图、四十都3图、四十一都2图、四十二图2图、四三十都2图、四十四都2图。
孝义乡 里曰咸泰。辖四十五都2图、四十六都2图、四十七都1图。
清初沿明制。康熙十年(1671),为利赋税,乡下按平均田地置都,都下设图。雍正四年(1726),改乡为庄。乾隆十八年(1753),近城设隅,去庄复乡,改图为庄。
光绪年间(1875~1908),政区复置乡、都、图。乡又按粮区称里。时全县有10个乡(里)、47个都、112个图,各乡管辖范围详见下表:
清代行政区划分布
乡名 | 都数 | 图数 | 辖区 | 范围 |
义丰 | 5 | 21 | 一都8图、二都4图、三都3图、四都2图、五都4图(又并为3图) | 城关镇、永祥乡、云山乡、崇道乡全部,长城乡、苏州乡、李店乡一部分 |
长安 | 4 | 11 | 六都2图、七都2图、八都3图、九都4图 | 花川乡、大屋乡全部,花街乡大部分,李店乡、烈桥乡一部分 |
承训 | 3 | 6 | 十都2图、十一都2图、十二都2图 | 八字墙、童宅二乡全部,烈桥乡、长田乡一部分,花街乡、雅吕乡小部分 |
升平 | 4 | 9 | 十三都2图、十四都3图、十五都1图、十六都3图 | 雅湖乡全部,清溪乡、雅吕乡、珠山乡大部,长田乡、长城乡、苏川乡一部分,大后乡小部分 |
太平 | 4个半 | 11 | 十七都2图、十八都2图、十九都2图、二十都2图、三十半都3图 | 唐先镇,中山乡全部,大后乡大部分,桥下乡、珠山乡、清溪乡小部分 |
义和 | 7 | 12 | 二十一都2图、二十二都2图、二十三都1图、二十四都1图、二十五都1图、二十六都2图、二十七都3图 | 棠溪乡、柏岩乡、西溪乡、金川乡、四路乡全部,桥下乡、古山镇大部分,胡库乡小部分 |
游仙 | 7 | 16 | 二十八都1图、二十九都3图、三十半都1图、三十一都2图、三十二都2图、三十三半都2图、三十四都2图、三十五都2图。 | 芝英镇、方岩镇、方岩乡全部,溪岸乡、岩后乡、油川乡,胡库乡,古山镇大部分,舟山乡小部分 |
武平 | 6个半 | 14 | 三十六半都1图、三十九都2图、四十都3图、四十一都2图、四十二图2图、四三十都2图、四十四都2图。 | 新店乡、新楼乡全部,前仓乡、舟山乡大部分,石柱乡小部分 |
合德 | 3 | 7 | 三十三半都2图、三十六半都1图、三十七都2图、三十八都2图 | 俞溪头乡全部,石柱乡大部分,油川乡、长城乡、前仓乡、舟山乡小部分 |
孝义 | 3 | 5 | 辖四十五都2图、四十六都2图、四十七都1图。 | 大磐山区。民国28年(1939)2月析出,6月建置磐安县 |
注:范围内的镇乡名称和区划以20世纪80年代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