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市
1992年永康撤县设市后,五金产业飞跃发展,五金城一、二期工程和五金工业产业基地——经济开发区和城西新区相继建成,形成一城两翼发展格局,加速了城市交通、道路、桥梁建设,住宅区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永康江的治理,市区绿化等,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07年,城市面积由1949年的1.5平方千米、1988年的7.8平方千米扩展为157.7平方千米。人口从1988年的3.5万人增加到17.1万人,人口密度1084人/平方千米。永康成为一座面广人众、活力四射、绿缀全城、城在水中的“五金之都”。
城市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城市化建设,首先建成儿童公园、解放广场公园。1997年投资1100多万元建成龙川公园。每年开展全民植树绿化活动,由设置花坛、沿街种树,向厂区绿化、庭院绿化、四旁绿化和立体绿化扩展,陆续建成留园、逗园、江津花园、江滨绿化带等一批公共绿地、游乐绿地和防护绿地。2000年结合华溪、南溪、永康江治理,城市园林绿化全面铺开,陆续建成香樟公园、紫微公园、姚家山公园、飞凤山公园、世纪广场、丽州广场、思源广场、五金广场、三江广场和三江六岸绿化带。2005年,园林绿化面积147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6.1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1%。
2006年,投资5000万元完成永康第四中学区块、飞凤山公园、高镇桥至黄棠桥区块绿化,新增绿化25万平方米。
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先后建成紫薇、望春橡胶坝,形成人工湖,再现西津晚渡、双塔锁江、东郭望春、双溪流月等古景。修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徐震二公祠、西津桥,建成明清建筑商业步行街和古城门,重现千年古城风貌。
先后建成“五金名品展馆”“五金博物馆”和体现永康五金特色的“百工”“五金情结”“行担走四方”“世纪之鼎”“三马九铃”等大型城市雕塑。
拆迁扩建 1998年开始,实施大规模旧城拆迁改造。是年,实施胜利街拆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0余项,其中道路57条,桥梁13座,广场6处,安置区10个,旧城村改造5个。改造万泰巷、华溪沿、沿城、河头溪沿、南溪沿、龙泉巷、大司巷、虹霓巷、芦阜塘沿、前花园、大明堂等坊巷。至2000年拆除旧房面积14.8万平方米,异地安置20万平方米,并在拆建地块全部建成现代化高楼大厦和步行街仿古建筑群。此后又实施改造溪下街、建设路、松石路等11条街道,新建广场路、江滨路、紫微路、华丰路、望春路、龙川路、金胜路、城东路、城西路、城北路、九铃路、三马路等街道;兴建城市内环线、二环线和三环线。在流经市区的南溪、华溪、小北溪、西门溪和永康江上建成飞凤桥、阳关桥、和平桥、溪心桥、华溪桥等各具特色的新桥梁63座,使新老城区紧密连接。城区道路形成八纵八横、与外围公路顺畅衔接。市区主、次干道服务于四周的街道路网。2000~2007年在旧城拆迁改造的同时,新建了汽车东站、汽车西站、行政中心、广电中心、急救中心、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信大楼、邮政大楼等重点基础设施,丽州商城、中国科技五金城、仿古商业步行街、华丰菜场、许码头果菜市场,工行、中行、农行、建行、城市信用联社和华联商厦、中兴广场、时代广场、南龙广场等一批高档次的商贸服务设施。城市道路由丁字街发展成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路网,面积661万平方米,长度达227千米,人均道路面积34.39平方米。
2000年,完成自来水厂二期工程,日供水能力由3万吨提高到6万吨。2003年又在城东兴建新水厂,使日供水能力提高到17万吨。全市建有液化气站3个,年使用液化气108万立方米。香格里拉居住区开始使用管道煤气,其他居住区也正在陆续安装煤气管道。2005年底开通公交线路12条,其中无人售票线路3条。
“三城”联创 全面展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20世纪90年代组织编制《永康市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老城拆迁改造,重建明清建筑商业步行街和古城门、西津晚渡、双塔锁江、东郭望风、双溪流月等古景,重现千年古城风貌,建成丽州、五金科技、世纪、正义、三江等9个大型广场,总面积58公顷;实施“创园”绿化工程,构筑古色古香的龙川、紫微、香樟、金胜山以及街心、桥头、屋顶等大大小小的公园10多个;城市建成区面积35.38平方千米,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抓好“门前三包”,深化社区共建长效机制。“永康职工维权中心”正式挂牌,“创新强警”行动有力实施,推进“平安永康”“平安社区”的建设,为永康社会和谐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环境。
发展“三产” 2004年第三产业值3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8%。工业、商贸、旅游、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3亿元,增长16.1%。联华、苏宁、物美、农工商、福泰隆、国美、麦当劳等国内外大型知名连锁超市纷纷入驻永康,加快了永康传统零售业的结构升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亿元,同比增长14.5%。建成以中国科技五金城为龙头,市域内12个五金专业市场为骨干,上万个五金代理商为网点,覆盖全国、行销世界的市场营销网络。中国科技五金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中国商品专业市场竞争力50强”中列第3名。2006年该市场占地面积67公顷,营业店铺4500家,日进场交易客商2万余人次,日货流量超千吨,物流辐射全国各地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成交额260亿元。
专记:撤县设市庆典
1992年10月8日,举行永康撤县设市庆典。是日上午,中共永康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第二中学(今永康中学)大操场举行撤县设市庆祝大会暨第二届方岩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省领导、金华市领导以及省有关部门、驻金部队、浙师大的领导出席了庆祝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民政部、全国城市协会等发来贺信贺电。
庆祝典礼于7:30时开始,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各级领导和重要贵宾及邻近兄弟县市的领导70多人,两侧观礼台坐满各方嘉宾。典礼由代市长王建平主持,金华市委书记郭懋阳致词,永康市委书记孙忠焕作《总结过去,展望将来,让永康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永康》的讲话,上海市永康联谊会会长应飞致贺词,台湾永康同乡会首席理事王时鼎发表贺词。演出精彩的民俗节目,时间约一小时余。开始是12对狮子与8条金龙联合表演,压轴是《十八蝴蝶》,游行队伍自永康第二中学操场出发,游行市区。最引人注目的为永康汽车零件厂出品的六辆不同车辆。下午,在方岩举行第二届文化旅游节活动。
翌日上午,在市区九铃商厦九楼举行永康市发展经济恳谈会。会议由市委副书记杨守春主持,参加者有市领导、金融界、产业界及各方的来宾。首先由代市长王建平讲话,介绍全市工业现状,发展投资环境,全方位敞开城门,允许经商及办企业者在市内城镇落户,以及努力开发国内与国际市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接着永康电力网、工业发展、交通发展、二轻工业、福利工业、企业规则、金融工作、电讯发展及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等单位作了介绍。北京永康同乡会副会长徐克明、上海市永康同乡会副会长郦水潭、台湾永康同乡会首席理事王时鼎分别对永康未来经济发展献计建言。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展开
第三节城市
1992年永康撤县设市后,五金产业飞跃发展,五金城一、二期工程和五金工业产业基地——经济开发区和城西新区相继建成,形成一城两翼发展格局,加速了城市交通、道路、桥梁建设,住宅区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永康江的治理,市区绿化等,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07年,城市面积由1949年的1.5平方千米、1988年的7.8平方千米扩展为157.7平方千米。人口从1988年的3.5万人增加到17.1万人,人口密度1084人/平方千米。永康成为一座面广人众、活力四射、绿缀全城、城在水中的“五金之都”。
城市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城市化建设,首先建成儿童公园、解放广场公园。1997年投资1100多万元建成龙川公园。每年开展全民植树绿化活动,由设置花坛、沿街种树,向厂区绿化、庭院绿化、四旁绿化和立体绿化扩展,陆续建成留园、逗园、江津花园、江滨绿化带等一批公共绿地、游乐绿地和防护绿地。2000年结合华溪、南溪、永康江治理,城市园林绿化全面铺开,陆续建成香樟公园、紫微公园、姚家山公园、飞凤山公园、世纪广场、丽州广场、思源广场、五金广场、三江广场和三江六岸绿化带。2005年,园林绿化面积147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6.1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1%。
2006年,投资5000万元完成永康第四中学区块、飞凤山公园、高镇桥至黄棠桥区块绿化,新增绿化25万平方米。
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先后建成紫薇、望春橡胶坝,形成人工湖,再现西津晚渡、双塔锁江、东郭望春、双溪流月等古景。修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徐震二公祠、西津桥,建成明清建筑商业步行街和古城门,重现千年古城风貌。
先后建成“五金名品展馆”“五金博物馆”和体现永康五金特色的“百工”“五金情结”“行担走四方”“世纪之鼎”“三马九铃”等大型城市雕塑。
拆迁扩建 1998年开始,实施大规模旧城拆迁改造。是年,实施胜利街拆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0余项,其中道路57条,桥梁13座,广场6处,安置区10个,旧城村改造5个。改造万泰巷、华溪沿、沿城、河头溪沿、南溪沿、龙泉巷、大司巷、虹霓巷、芦阜塘沿、前花园、大明堂等坊巷。至2000年拆除旧房面积14.8万平方米,异地安置20万平方米,并在拆建地块全部建成现代化高楼大厦和步行街仿古建筑群。此后又实施改造溪下街、建设路、松石路等11条街道,新建广场路、江滨路、紫微路、华丰路、望春路、龙川路、金胜路、城东路、城西路、城北路、九铃路、三马路等街道;兴建城市内环线、二环线和三环线。在流经市区的南溪、华溪、小北溪、西门溪和永康江上建成飞凤桥、阳关桥、和平桥、溪心桥、华溪桥等各具特色的新桥梁63座,使新老城区紧密连接。城区道路形成八纵八横、与外围公路顺畅衔接。市区主、次干道服务于四周的街道路网。2000~2007年在旧城拆迁改造的同时,新建了汽车东站、汽车西站、行政中心、广电中心、急救中心、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信大楼、邮政大楼等重点基础设施,丽州商城、中国科技五金城、仿古商业步行街、华丰菜场、许码头果菜市场,工行、中行、农行、建行、城市信用联社和华联商厦、中兴广场、时代广场、南龙广场等一批高档次的商贸服务设施。城市道路由丁字街发展成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路网,面积661万平方米,长度达227千米,人均道路面积34.39平方米。
2000年,完成自来水厂二期工程,日供水能力由3万吨提高到6万吨。2003年又在城东兴建新水厂,使日供水能力提高到17万吨。全市建有液化气站3个,年使用液化气108万立方米。香格里拉居住区开始使用管道煤气,其他居住区也正在陆续安装煤气管道。2005年底开通公交线路12条,其中无人售票线路3条。
“三城”联创 全面展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20世纪90年代组织编制《永康市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老城拆迁改造,重建明清建筑商业步行街和古城门、西津晚渡、双塔锁江、东郭望风、双溪流月等古景,重现千年古城风貌,建成丽州、五金科技、世纪、正义、三江等9个大型广场,总面积58公顷;实施“创园”绿化工程,构筑古色古香的龙川、紫微、香樟、金胜山以及街心、桥头、屋顶等大大小小的公园10多个;城市建成区面积35.38平方千米,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抓好“门前三包”,深化社区共建长效机制。“永康职工维权中心”正式挂牌,“创新强警”行动有力实施,推进“平安永康”“平安社区”的建设,为永康社会和谐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环境。
发展“三产” 2004年第三产业值3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8%。工业、商贸、旅游、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3亿元,增长16.1%。联华、苏宁、物美、农工商、福泰隆、国美、麦当劳等国内外大型知名连锁超市纷纷入驻永康,加快了永康传统零售业的结构升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亿元,同比增长14.5%。建成以中国科技五金城为龙头,市域内12个五金专业市场为骨干,上万个五金代理商为网点,覆盖全国、行销世界的市场营销网络。中国科技五金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中国商品专业市场竞争力50强”中列第3名。2006年该市场占地面积67公顷,营业店铺4500家,日进场交易客商2万余人次,日货流量超千吨,物流辐射全国各地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成交额260亿元。
专记:撤县设市庆典
1992年10月8日,举行永康撤县设市庆典。是日上午,中共永康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第二中学(今永康中学)大操场举行撤县设市庆祝大会暨第二届方岩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省领导、金华市领导以及省有关部门、驻金部队、浙师大的领导出席了庆祝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民政部、全国城市协会等发来贺信贺电。
庆祝典礼于7:30时开始,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各级领导和重要贵宾及邻近兄弟县市的领导70多人,两侧观礼台坐满各方嘉宾。典礼由代市长王建平主持,金华市委书记郭懋阳致词,永康市委书记孙忠焕作《总结过去,展望将来,让永康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永康》的讲话,上海市永康联谊会会长应飞致贺词,台湾永康同乡会首席理事王时鼎发表贺词。演出精彩的民俗节目,时间约一小时余。开始是12对狮子与8条金龙联合表演,压轴是《十八蝴蝶》,游行队伍自永康第二中学操场出发,游行市区。最引人注目的为永康汽车零件厂出品的六辆不同车辆。下午,在方岩举行第二届文化旅游节活动。
翌日上午,在市区九铃商厦九楼举行永康市发展经济恳谈会。会议由市委副书记杨守春主持,参加者有市领导、金融界、产业界及各方的来宾。首先由代市长王建平讲话,介绍全市工业现状,发展投资环境,全方位敞开城门,允许经商及办企业者在市内城镇落户,以及努力开发国内与国际市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接着永康电力网、工业发展、交通发展、二轻工业、福利工业、企业规则、金融工作、电讯发展及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等单位作了介绍。北京永康同乡会副会长徐克明、上海市永康同乡会副会长郦水潭、台湾永康同乡会首席理事王时鼎分别对永康未来经济发展献计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