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走进永康 >> 历史文化 >> 民间文艺
永康剪纸
来源:永康市 发布时间:2021-12-20 13:38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永康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装饰工艺美术,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利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作饰的风尚。后来逐渐发展到在节日和喜庆时,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上叫窗花,贴在门楣上叫门签,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

永康剪纸历史悠久,自古就有以妇女擅长剪纸为荣的观念。到清代,受各种民族文化的影响,永康剪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之题材广泛,包罗万象,除常见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水亭台、琼楼玉宇和古今人物外,还有状元及第、八仙形象、麒麟送福、福禄寿三星、天官赐福、和合双仙、五谷丰登等诸多吉祥题材。因受地方戏曲的影响,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成为了剪纸艺术的一大题材,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有效地融合进剪纸作品中。形成了风格高雅、图案优美、线条流畅的剪纸流派,深受人物喜爱。到民国末期,在永康城内、唐先、雅庄、下杜曹、荷园、芝英、方岩、橙麓、独松、四路、古山、后吴、枫林等地,由剪纸能手开办的纸花坊,传授剪纸技艺。还有一些随工匠丈夫外出的剪纸能手,把永康的剪纸艺术带到异乡。如雅庄村的马冬寒,于清末民初,随夫到德清县南门开办花坊,传授剪纸和刺绣技艺,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剪纸和刺绣的妇女。

剪纸的工具,一般用大中小镂花剪刀,复杂或大型的作品,艺人会用特制的刻刀刻制,所以剪纸有时又称刻纸。永康剪纸有的不需作底稿,将色纸折叠后直接剪。较复杂的作品要先用笔画好底稿,再将底稿依附于经两边染色的铁红宣纸或毛边纸上,有时会将纸叠增到四至六张,用棉纸针或丝线固定在一起,然后大中小镂花剪交替使用,由里到外依次剪出。大型复杂的稿件会用刻刀刻出。花样底稿还会用水粘贴在另外的毛边纸上,用油灯烟熏黑,取得黑白分明的复稿。并可依次进行,陆续取得许多复稿。成品和熏稿经辗转流传、制作,并进行不断地修改完善。因此,许多优秀的稿件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提高。

永康剪纸以剪法明快、柔婉流畅见长。刀工精细,技术娴熟,作品厚重兼灵巧,构思大胆,构图细腻。优美别致,生动传神,留给欣赏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使人联想起画幅以外更加丰富多彩的情景,具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化,永康剪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剪纸艺人急剧减少。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发现民间依然坚持有剪纸能手和剪纸艺术追求者。古山镇古山三村胡迪成是一位造诣很高的剪纸艺术传人,他自幼喜爱剪纸艺术,经过不懈地钻研和实践,掌握了娴熟的剪纸技艺,创作了丰富的剪纸作品。在初中毕业时,他以临场作品,参加桐庐县艺术展览开始,一直坚持剪纸艺术,至今已有30多年。现在他已不满足过去随兴招手、随意而作的手法,转向以主题创作、剪刻结合的艺术追求,把能代表永康特色景观的景点,如方岩、五指岩、西津桥等融入纸中,创作出壮美优丽的作品,以丰富永康剪纸的内涵。最近,芝英镇雅湖小学,为了更好地传承剪纸艺术,将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引进了课堂。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努力,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剪纸课,编写了独具特色的剪纸校本教材,不仅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经过各方的努力,相信永康剪纸艺术,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