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 > 永康市教育局 > 规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784471831783L/2022-84154 发布机构
发文时间 2022-02-14 14:50:35 文号
主题分类 教育 登记号
有效性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永康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思路
来源:市教育局
日期:2022-02-14 14:50:35
浏览:

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将以“人民满意”为导向,聚焦聚力高质量、高品质、现代化,不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永康教育更好惠及市民群众、赋能城市发展。

一、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

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一方面围绕教育教学抓党建。强化学校思政建设,健全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制度,持续推进“一校一品”学校党建品牌建设,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重点开展“千名党员访万家”和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创建教育系统“先锋家访 扶困助学”党建品牌。另一方面抓好党建促教学。探索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检测体系,推动学前教育“质效双增”;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推进义务教育“提质减负”;全面推行集体备课、开门听课等制度,局领导深入高中一线课堂听课,激发教研室教研指导职能作用,层层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强化学科教研指导、强化学科课堂研究、强化学科教师培养、强化学考过程性评价激励,着力提升2022年高考质量,实现高中教育“提档升级”。

二、贯彻两大政策不走样

一是全面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优化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加强教学管理,作业控量提质,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科学运用,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创新教育场景示范应用,积极构建智慧课堂评价、智慧德育、智慧家校共育等应用场景,推进教育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教育治理服务能力创新培训机构三色清单管理办法,在信息公开、师资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硬件设施等方面明确规范办学要求,根据评估检查结果实行分级动态监管,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守法、合规经营,巩固“双减”工作成果。

二是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根据金华市《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通过“新建一批、规范一批、转型一批、购买一批”的办法稳妥推进,着力破解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过高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参民”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2022年底全面完成“公参民”学校治理。

三、聚焦三项工作不松劲

一是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巩固教育系统防控成果。加强教职员工、学生等出差审批和因私出行管理。进一步推进在校师生疫苗接种工作,扩大人群接种覆盖面,筑牢免疫屏障。规范和加强疫情监测预警,确保学校核酸检测频次和质量,按要求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二是做细做实校园安全工作。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校园应急管控机制,持续推进“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家访、一次心理筛查、一系列生命健康教育、一次学生谈心谈话、一次高质量的家长会等活动。聚焦中小学毕业班学生以及心理高危学生等重点学生群体,建立“一人一表”专属心理健康档案。开展等级平安校园建设行动。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防溺水、交通安全、校园反恐怖反诈骗、消防与危化品整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等“校园安全十大专项治理”。

三是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紧教师“入口关”。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面向“双一流”和省重点建设高校招引教师人才。把严教师“管理关”。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厉打击为师不尊、违规补课、吃拿卡要、打骂体罚学生等行为,涵养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加强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调整班子结构、“瘦身”中层、激发班主任活力。建立教师“关爱库”。以奖促学、以奖促教,激发教师队伍干事创业活力。树立业绩导向,将教学业绩水平与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相挂钩,激励教师深入钻研教学业务。开设教师“充电站”。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组建名师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的导师制,加强对特级教师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构建“金字塔式”教师梯度培养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素养提升。

四、推进四项改革不停歇

一是深化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聚力“东迁西归”永康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一件事”改革,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系统,加强与云贵川等中西部地区人口大市协作,创新“云上职校”运行管理机制,着力打造“无边界职教云共体”,有效缓解永康产业“技工荒”问题,为永康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在此基础上,适时推出家校共育、智慧教育等应用场景,推进教育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教育治理服务能力。

二是持续深化城乡集团化办学。推进集团化办学机制体制创新,根据《永康市集团化办学实施意见(试行)》,构建“名校+新校”“强校+弱校”“市区+山区”等集团办学新模式,优化集团化办学学校布局,加大我市学校与沪杭名校合作,推进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推动先行探索的教育集团进行示范性运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三是开展公办园办园体制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出台公办幼儿园体制改革方案,坚持公益普惠的办园方向,打破传统公办幼儿园办园路径依赖,实施多元化公办幼儿园办园体制,盘活用好编制资源,创新公办幼儿园员编制管理方式。

四是深化推进“公民同招”改革。进一步规范义务段、高中段招生秩序,继续实施义务段学校“网上报名、公民同招、公开摇号”,严格执行义务段免试就近入学。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中职招生秩序,改革推进高中学校“公民同招、普职同招”,实行“遵从志愿,分数优先,平台录取”政策。落实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政策,以初中毕业生人数为基数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扩大定向招生名额,继续实施民办高中收费“一费制”。

五、提供五项服务不打烊

一是全力保障新永康人子女“有书读”“读好书”。完善新永康人子女在永入学机制,实行“积分入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接收为主”原则,公开报名条件、简化报名手续,保障新永康人子女与本地义务教育对象享受同等待遇。通过扩学校、扩班额、扩班级等方式实施学位容量“三扩”行动,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永“有书读”;以带教(徒)、带教研(备课)组、带课题的“三带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蹲点指导、送教下乡等活动,促进薄弱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均衡、快速发展,让新永康人子女在永“读好书”。

二是改善办学条件,实现量质并举。2022年计划教育类投资项目25个,着力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满足群众教育需求。计划完成永康中学扩改建一期等11个续建类项目;开工建设永康中学扩改建工程(二期)等14个新建类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措施,继续调整高中、初中教育布局。全面实施校园美化工程,着力打造美丽校园、书香校园、幸福校园。

三是加强家校社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新模式,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家校协同为架构的融合型“家校社共育”大联盟。打造“一校一品”家校社共育品牌,联动融媒体做响《幸福.我的家》“双减”升级版系列栏目,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家校社共育氛围。创建家校社共育实验基地,致力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思政教育等方面,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健康成长。

四是做强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建好五金技师学院,建立永康职教集团,统筹一体化办学,做强中职学校,做大技师学院,建设浙江省现代化中职学校。围绕“双高”工程建设(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推进五金技师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五是关注弱势群体,彰显教育温度。全力落实学生资助,紧抓开学前后的关键时间节点,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困难家庭学生信息,对符合标准的学生逐人落实资助帮扶,做到应助尽助。进一步优化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办法,与残联实现数据共享,给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特教就读等多项服务选择,确保应扶尽扶。


  • 字体: 【
  • 打印
  • 关闭

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

官方微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