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永康 诚信文化 城市诚信文化
烟台龙口:创新“信易+”应用场景 构建守信激励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2-04-21 来源:中宏网 浏览次数:

龙口市以“夯基筑本、惠民便企”为工作导向,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信易+”应用场景,依法依规运用信用激励手段,将守信激励机制推广运用到经济社会各领域,着力构建信用基础扎实、应用场景丰富、社会氛围浓厚的守信激励新格局,使诚信主体获得更多便利优惠服务,营造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诚信龙口”城市品牌。

强基固本,夯实“信易+”守信激励基础保障

一是配强组织力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全市工作大局中高点谋划,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列为“5·10工程”十大事项之首重抓重推,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立龙口市社会信用中心,对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统筹推进、指导调度。召开全市“诚信建设年”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为期五年的“诚信建设年”活动。2022年,龙口市又将“诚信龙口全民共建”列为全市十大“为民服务实事”首位,全力推进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创建工作。

二是健全制度机制。去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龙口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龙口市2021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龙口市“信用乡村”创建实施方案》《龙口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专项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研究制定《龙口市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龙口市个人诚信积分管理办法》《龙口市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等三个管理办法,推动信用信息管理评价规范化、科学化;印发《龙口市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清单》《龙口市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清单》《龙口市信用联合奖惩措施清单》,加快归集信用信息数据,深入推进信用信息应用,严格落实信用联合奖惩,为社会信用体系落地奠定坚实制度基础。

三是强化平台支撑。建立龙口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构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镇街区、部门单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举办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归集培训会,推动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基础信息数据归集,实现自然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信用主体信用积分、信用等级全覆盖,为开展联合守信激励提供强大数据支撑。同时,搭建“信用龙口”门户网站,上线“信用龙口”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开展自助信用服务终端试点,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信用信息查询和信用报告打印。

多措并举,丰富“信易+”守信激励场景应用

一是突破“信用+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印发《龙口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专项实施方案》《龙口市国家工作人员诚信积分管理办法(试行)》,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高效诚信政府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等级有效结合,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不同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开展精准化、靶向性监管,实现“无事不扰”与严格监管有机结合,减少干扰守信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目前,全市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覆盖领域达60余个。落实“信用+审批”工作机制,将信用嵌入信用承诺制、证照分离等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落地“告知承诺制”及“容缺受理”“容缺审批”等便捷服务,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发布《龙口市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在行政审批、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165项政务服务事项中实行告知承诺。

二是突破“信用+惠民”,便利实惠无处不在。健全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印发《龙口市关于开展“信易+”守信激励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在行政审批、资金扶持、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不断拓展和丰富“信易+”激励场景,推动信用惠民便企融入各个领域。目前,龙口全市已推出“信易医”“信易批”“信易游”“信易服”“信易租”等130余项守信激励措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激励创新,鼓励有关商家对诚信主体提供优惠便利。如AAA级信用主体在定点商家进行机动车维修保养、文体活动、景点游玩等日常服务时可享受免费或折扣价格优惠;在龙口市域内134家连锁药店购药或在新华书店购书时均可享受正常价格8折优惠等。此外,在基层开展“信用乡村”创建,鼓励基层探索“信用+用水”“信用+暖心食堂”等激励措施,广泛设立“信用积分超市”,定期召开信用积分兑换活动,推动实现“守信有价、信用有感”在基层生根。

三是突破“信用+贷款”,有效缓解融资难题。重点推进“信易贷”工作,自建“龙口市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与国家“信易贷”平台对接互通。广泛动员全市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入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和丰富“信易贷”产品,并鼓励有融资需求的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其他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依法依规多种方式归集各类涉企信用信息,以信用信息共享与大数据开发应用为基础,充分挖掘信用信息价值,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有效降低贷款审批成本,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目前,平台实名注册市场主体超万家,入驻金融机构26家,发布金融产品50余个。

引领风尚,优化“信易+”守信激励社会环境

一是选树诚信典型,弘扬守信新风。广泛开展诚信创建、先进典型选树,先后开展“诚信村居”“诚信家庭”“诚信商户”“诚实守信好青年”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对先进典型进行奖励。探索开展“诚信示范街区”创建,为“诚信商户”等诚信典型张贴“信用名片”,附带专属二维码,实现扫码即展现信用积分和信用等级。全面推进“龙信分”查询应用,引导市民通过“信用龙口”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查询本人信用状况,全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浓厚氛围。

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拓展诚信内涵。部署“信用乡村”创建试点,以首批5个“诚信镇街区”、30个“诚信村居(社区)”破题基层“信用善治”。开展诚信示范村居(社区)创建,引导镇村将信用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科学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推进村居(社区)信用分管理,把社区村居管理、见义勇为、志愿服务、表彰奖励等信息项进行量化赋分,建立完善村(居)民信用管理评价体系。将“信用”元素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基层治理重点工作融合嫁接,探索开展“信用+党建”“信用+文明实践”“信用+乡村振兴”“信用+环境整治”等结合活动,将信用建设嵌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实现信用越好分数越高,办事越便利、享受红利越多,将信用“软约束”变成乡村治理“硬抓手”,以信用助推基层工作开展。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先后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集中宣传、“做龙口文明好市民”信用签约、“信用龙口”标识征集等主题活动。组织实施政务诚信承诺书签署,全市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100%签署诚信承诺书。集中开展诚信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五进主题宣讲活动,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主题宣讲。结合网格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每年组织机关干部、网格员等进行全域遍访,走进群众家中面对面宣传信用知识和相关政策。融媒体立体跟进,在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平台设置推出一系列社会信用体系宣传栏目和新闻,推动信用知识和信用动态融入群众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