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MB0L45670B/2022-87723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2-06-16 16:40:22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建设规划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实施一区三园五平台的“135”发展战略,构建空间全方位拓展、产业全方位转型、体量全方位增容的整体格局。
“1”即一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围绕历年高新区创建存在的数据、设施、人才、资源等短板,开展“续强补弱、提质扩容、创新驱动”等行动,“两手硬”,一手抓招大引强,一手抓中小企业提档增质,力争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5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300家,税收收入超15亿元,研发费用超8亿元,亿元企业突破7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小巨人”企业15家以上,建立院士工作站10家以上,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0家以上,打造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20家。
“3”即三园:一是建设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规划面积45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500亩),拟投资50亿元以上,将聚焦我国林草装备卡脖子技术难题,构建“科技引领、资源聚集,协同创新、突出优势,开放共享、孵化应用”的新型科技创新模式,到2025年建成现代林草装备创新基地、成台套林草设备设计基地、高端林草装备制造基地、林草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2022年完成4个公建项目(金蓝领公寓、展示中心、林草装备研究院、农林机械研究中心)、2个省重点产业项目(德硕、阔创)总工程量的30%,注册成立林草装备研究院。二是建设国家农机装备智造园。该园沿新330国道两侧分布,规划面积约7平方公里,建设三大中心、四大产业集群(现代农林草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端农林草业装备会展中心、农林草业机械试验检测鉴定中心,农机装备整机产业、动力机械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农机高端零部件及材料集群),打通研发、制造、展示销售、试验、检测一体化全链条,构建完善的现代高端农机制造产业体系,成为国家级、智慧型、产业全链化、功能一体化、管理现代化的国家农林草业装备智能制造综合性产业园区。2022年完成顶层设计、规划调整、招商引资等工作。三是完善运行现代农业装备科创园。立足现有的农业装备孵化园,通过数字化改造、科技植入、政策倾斜、优质项目落户等办法,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争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2年新孵化企业5家以上。
“5”即五大产业平台。一是新330国道农林装备产业示范平台。高标准引进落地项目,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打造百亿农林装备示范带。二是沿江创意小微园平台。以永康江城西段(西塔桥至桐琴大桥)为主轴,以利康、联丰、临溪、江南五金小微园为支撑,连接新多老厂区、西城(上下杨官)工业区、李店功能区、电镀城等地块,通过老旧厂区改造提升、沿江景观打造、智慧小区建设等,形成“宜业宜居宜游”新高地,重点孵化轻资产、重创新的“创客经济”。三是老330国道产业转型平台,以老330国道为主线,以正大铸钢、富新门业、春天集团、道明安防等产业基地为中心,推进传统门业、杯业、模具、灯具等产业化转型、数字化改造、智能化提质等,成为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四是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平台,主要抓好中兴工业园(500亩)、兰歌化工园(600亩)、飞鹰集团厂区(500亩)、九里山工业区(100亩)等区块二次开发改造,创新开发机制,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二次飞跃。五是电商物流发展平台,重点抓好优质快递项目入驻、电商大厦建设、快递业务扩容增量等工作,争取快递市场份额达到全市85%以上。加快五通物流转制,激活五通物流新活力,启动开发二期、三期,打造现代物流产城融合示范区。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