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省《竞跑者》刊发《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来看看这些地方的做法(八)》,永康市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 打造“三链”融合发展新生态的做法被关注,一起来看看吧!
永康市
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
打造“三链”融合发展新生态
永康市聚焦技能人才培养难、产业职教对接难、科技发展创新难等问题,集成企业、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三方力量,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目前,该项改革已覆盖5省10地,累计培养技能人才9000多人,职校毕业生中高级技工数增加40%以上,2023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高层对话会在永康召开。
1
跨区域联合培养,搭建“人才流入链”
1
二是资源共用。通过交流协作、邀请挂职、设备共享等方式,共享先进理念、发展规划。目前,累计交流协作38次,提供设备价值220余万元。
三是教学共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形成“课程教材共定、师资队伍共育、教学过程共管”的长效机制。累计开设“共管班”6个、“云上课堂”班级39个,线上课程92门380余课时。
2
高质量精准提升,做深“产业融合链”
2
二是创新培养模式。创设“技能人才训练场”,实施委托制、订单制和学徒制培养,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目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100%,企业满意度达96.8%。
三是重塑课程体系。构建包含专业通用知识的“基础模块”和包含具体岗位技能的“特定模块”,实现自主组合。目前,已组建覆盖五金全产业链的6个基础模块和21个特定模块,编制12本部级教材,其中3本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3
全领域协同作战,筑牢“创新服务链”
3
二是打造创新“资金池”。构建“科技贷款—贴息奖励—科技投资”融资闭环体系,培育共计40亿元的科技产业基金,提供一站式贷款、贴息、投资评估等服务。现已累计发放科技信贷8015万元。
三是塑优创新“生态圈”。针对共同体内科研机构暂时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推行“挂榜—揭榜—验榜—推广”服务模式,实现产业难题“一项突破、全域共享”。目前,在线发榜328个,推动解决行业共性难题4个、企业个性难题56个,拉动产值近10亿元。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