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3077566033/2023-91984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3-03-13 14:57:00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统战民宗部门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省委、金华市委民族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全省、全市宗教工作会议决策部署,锚定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宗教中国人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市”两大目标,稳中求进,塑造变革、除险保安,坚决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现将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行政执法工作责任制
1、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按要求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年度内未颁布规范性文件。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法治化,重大行政决策经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履行到位。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在省政府法律顾问信息服务系统中按要求完成信息录入登记工作。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健全、落实重大行政合同备案制度,签订了统战(民宗)律师聘用行政合同,没有因合同争议引发的诉讼案件。
2、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落实法制审核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年无行政复议案件,无行政诉讼案件,无行政非诉案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推进“信用浙江”建设。开展行政执法监督、组织保障和法治能力建设,推进领导干部法治能力,采取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宗教法律、法规、规章学习。推进工作人员法治能力建设,按规定应领证的正式在编人员平均持有执法证件率100%。
3、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民宗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民宗局履职能力建设,推进行政审批效能建设,全年由于疫情防控要求,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办理2件,无行政处罚案件。开展行政权力审批事项梳理工作,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成行政处罚系统事项录入。民宗局在岗行政编制数3人,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数3人,民宗干部行政执法证及时参加市司法局年检。
二、慎终如始做好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我们始终坚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按照“一码三查”“50%人流量掌控”“教职人员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100%”“双暂停”和有序审批恢复开放等措施,确保了我市宗教领域疫情防控安全有序。各在永的各族群众提出倡议,坚决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加强自身防护,做到不添乱、不谣传,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
三、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落实普法工程建设
1、认真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工作。严格宗教活动审批制度,把握好审批关、检查关、监督关。按照教义教规和仪轨开展日常功课,非通常宗教活动提前一个月报批,经镇(街道、区)、宗教团体审批后,民宗局、公安局、镇(街道、区)进行安全检查。跨区域邀请教职人员,经相应宗教团体同意后,报民宗局备案。
2、实施平安活动场所创建。每月开展“浙江掌上宗教”宗教活动场所平安巡查,将“平安场所”创建纳入全科网格管理,通过规范宗教场所的“人员、消防、治安、财务、资产、会计、档案、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制度,扎实推动宗教事务管理迈向制度化、法制化。
3、扎实抓好消防安全和普法工程建设。举办了全市宗教活动场所、重点民间信仰场所负责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宗教界人士的消防意识、责任意识,提升我市宗教场所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增强宗教界消防应急自救能力。开展之江问道·“十百千万”普法工程——宗教界人士宪法法律知识培训会,进一步树立宗教界人士法制信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四、持续推进宗教中国化建设和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
1. 示范引领不断深化规范场所建设。为强化部门力量联动,提高民宗工作合力。今年我市16个镇(街道)全部成立民族宗教事务所,形成了统战委员任分管领导、统战干事任负责人、基层网格员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架构。按照“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的要求,宗教领域26项执法事项进行了顺利移交,并对行政执法骨干进行宗教执法业务培训。切实抓好宗教财务上线工作,在金华培训的基础上,我市专门派出人员分别到各宗教团体分片进行财务上线系统操作再培训再指导,截至目前,全市宗教活动场100%以上完成了上线。“1+9”平安宗教场所创建和“5+1”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进一步推进,我市把金川教堂、普明禅寺、金江龙教堂、洪福寺、正觉寺5个场所做为重点,部署开展消防安全“百优争创”活动、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创建活动、平安场所创建活动、“十百千万”普法工程等示范场所创建,目前,省级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省级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消防安全“百优争创”示范场所创建都在申报待审核中,金江龙教堂已被评为2021年度省级平安宗教活动场所。
2. 数字赋能助力民宗事务治理。为提升我市民族宗教系统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宗教领域预警、监管、服务、处置于一体的管理服务综合应用平台的运行运用,实现宗教工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真正利于管理、方便工作。根据省、市民宗部门相关要求,抓好“浙里宗教智治”“浙江省宗教财务管理平台”“浙里掌上宗教”“浙里民宗快响”“浙里民族团结石榴红”等应用系统所需的登记和未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民间信仰场所)信息、教职人员信息、外来少数民族的各类信息、场所财务登记结账等进行录入;结合永康民宗工作实际,指导各层级人员使用好各应用,提升应用的使用率和活跃度;同时,以问题为导向,以“三张清单”为抓手,探索推进民族宗教领域数字赋能,促进永康民族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依据《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运用“浙里互联网宗教监管在线”平台,规范我市宗教领域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和监督管理;会同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智能监控,着力推进智慧用电、燃气报警器等智能设备安装。
五、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年来,永康市委统战部(民宗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宗教中国化和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新形势新任务以及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还清醒看到,我市民宗工作对标先进县(市区)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一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特色亮点还不多;二是宗教问题治理和执法工作还需要长期持续和深入;三是在数字化改革应用创新上缺少突破和抓手,长效管理机制还待探索研究;四是宗教团体自身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六、2023年主要工作计划
2023年,我们将继续围绕省民宗委提出的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省,争当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先行省战略目标,围绕金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宗教中国人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市”两大目标,以及金华市民宗局部署的各项工作要求,扛旗争先、勇毅前行、善作善成,奋力打造民族宗教工作“永康样板”。
1. 持续开展宗教领域“除险保安”行动。全面开展以政治安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自建房排查等为重点的宗教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1+9”体系平安场所创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百优争创”“十百千万”普法工程建设。争创省级“百优争创”达标场所2个。加强对宗教领域的风险预判,牢固树立居安思危意识,确保宗教界不发生敏感案事件问题。加强对网络宗教信息服务的监测和服务人员的教育管理,严防不良网络信息问题发生。积极推进方岩广慈寺危旧房拆修建工作,努力实现景区建设和寺院发展和谐共融。持续关注九华寺遗留问题后续处理,稳妥做好场所负责人思想稳定工作,确保宗教领域安全稳定。
2. 推进民宗事务治理数字化运用。抓好“浙里宗教智治”“浙里宗教中国化”“浙里民宗快响”“财务上线”“浙江掌上宗教”“浙里民族团结石榴红”应用场景的使用,实现宗教工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以问题为导向,以“三张清单”为抓手,探索推进宗教领域数字赋能,促进永康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依据《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运用“浙里互联网宗教监管在线”平台,规范我市宗教领域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和监督管理。持续做好财务上线、数据录入等基础考核工作。做好浙里石榴红民族工作应用贯彻落实工作,结合实际探索开展本地民族工作子应用探索建设工作。
3.持续开展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全面开展佛道商业化、假僧假道、非法常住僧人、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等重难点问题“回头看”。推动“大综合一体化”,会同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加大整治力度。配合政法、公安、网信、教育、民政、卫健等相关部门单位做好防范和抵御境外利用宗教渗透“1+5”专项行动,打击邪教、非法宗教组织违法行为,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互联网宗教问题,有效化解宗教领域风险。
永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2年12月15日
市民宗局2022年度行政执法数据表
行政执法实施数量(件) | ||||||||||
行政许可 | 行政处罚
| 行政强制 | 行政征收 | 行政裁决 | 行政给付 | 行政确认 | 行政奖励 | 其他行政执法行为 | ||
受理数量 | 许可数量 | 件数 | 罚没金额(万元) | 件数 | 件数 | 件数 | 件数 | 件数 | 件数 | 件数 |
2 | 2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