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教育教学

大司巷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师训处计划
来源:市府办 发布时间:2023-06-29 14:54 浏览次数: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科处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开展工作,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走“校本科研”的发展之路。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实施“和悦教育”、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以课堂实践、课题研究、校本科研为重点,努力开创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局面,为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作贡献。

二、重点工作:

1.创新教研方式,提高研修实效

创新教研方式,加强教师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激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教师主动发展。发挥新校区设施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级教研活动,加强学校内外的交流,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与提高的机会。

2.做实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结围绕教育局中心工作,结合市教科所工作计划要点,以课题管理为工作重点,以新课改研究为依托,规范各级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找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点,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改革及学校特色建设相结合,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3.培育研修共同体,提升师资水平

激发备课组、教研组的活力和创造力,开展深度阅读、深层磨课、同课异构、优课点教、骨干带教等活动,使得教研活动人人参与、献计献策、合作攻关,培养教研组的团队精神,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通过专家讲座、读书活动、培训学习、展示研讨等策略落实校本培训,加强分层培养的力度,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聚焦分层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1.职初教师培养

对职初教师,建立长期、有效的培养机制,采取教、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帮助职初教师与优秀教师结对帮扶,签订师徒帮扶协议。借助课题研究、专业阅读等激活职初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搭建平台,有计划开展职初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促使职初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从“陌生-适应-熟悉”,快速发展。

2.青年教师培养

继续抓好教师发展“青蓝工程”、青年教师“n+1”培养工程、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本学期,学校各骨干教师担当着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艰巨重任,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于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主要进行教学常规辅导,通过师徒互相听课、师徒交流研讨、上校内汇报课等形式使他们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青年教师应该虚心向骨干教师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务实进取、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教师专业化培养进程。

我校将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外出学习活动,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给他们压担子,承担公开课、业务讲座、带教指导、课题研究等任务,推动全体教师专业提升。

3.骨干教师提升

激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教师主动发展。鼓励青年教师在各类平台上锻炼自己,积极申报并参与各类教师评选。

积极参与校际连片教研及其他各类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二)聚焦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1.完善教研组管理。建立教研组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具体工作。教研组活动要做到“四有”、“四定”,即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总结;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研组长要认真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半天无课日,合理安排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时间,将具体安排提前报至教导处,教导处汇总后制定学校的教研活动时间表,学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参加,指导教研活动的开展。组长要将集体备课、听课研讨情况记录在《校本教研活动记录簿》上,学期末上交。

2.以课题培训和研究为契机,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目前,对学校现有的课题,将引领、督促、指导各课题组循序渐进,有条有理进行各项工作,以确保各课题组能够明确研究任务,并按时完成研究工作。督促各课题组将课题研究实验课与组内展示课、校级公开课、教学竞赛课、校际交流课等进行整合,使课题研究能切实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同时,规范课题网络管理,对各级各类已经立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控,时刻把握课题组研究动态,加强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三)聚焦项目建设,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1.推进“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培养阅读兴趣。①安排好阅览室开放和阅读时间,增加阅览室流通率。②协同语文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阅读、征文、演讲等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③每个班级利用晨间短课、放学路队等形式开展诵读活动。④做好教师阅读,教科室将组织相关活动,激发老师们读书的热情,保持读书的姿态,养成读书的习惯,过一种读书的生活。本学期,教研组要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共读一本书”活动,认真研读《不跪着教书》,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写好读书笔记的工作,做到人人学有所获。并将采取交流、评比、检查、奖励等方式,把教师“读书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建设书香校园。  

2.重视校本课程建设,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积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以此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学习空间的拓展提供服务。上学期,我校进行了初步探索,各教研组确立校本课程方向,本学期学校将陆续开设校本课程,主要在体育艺术、学科教学中作深入的研究,集思广益,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保障和实施的途径。同时要求全体教师主动地为校本课程的落实,积累经验,献计献策,作出应有的努力。

(四)聚焦细致服务,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论文竞赛等,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参与等工作,争取优秀成绩,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1.及时传达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论文评比活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参与等工作。各教研组以这次教学能手评选为试点,形成体制。发挥学科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做好教师参赛的准备工作,力争走的出去,获得了奖。能在全区、全市、全省获奖,做到通过一次活动,成长一批教师。

2.及时填报各类教师培训等报名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完成相关培训要求,做好教师参加网络学习、外出培训等相关继续教育的组织工作。

四、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落实课题分解与实施工作。

四月份:

1.“青蓝工程”教师结对工作会议。

2.聘请专家来校作教科研专题讲座。

3.课题开题工作。

五月份:

1.参加永康市市级教学研讨活动,结合教坛新秀评比活动开展培训、选拔、重点研训工作。

2.组织开展校内读书活动。

3.做好课题研究实施。

六月份:

1.“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考核评比活动。

2.做好教师读书笔记、公开课执教、论文参评、课题研究等统计汇总。

3.完成本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