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永康市大司巷小学小学食品卫生管理,落实食品原料的溯源规则,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水平,保障全体学生及教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安全保障
1.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登记制度
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及台账记录工作。进行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的食品包括:①食品及食品原料(如食用油、调味品、米面及其制品等);②食用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猪肉、禽肉等);③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酵母、色素等);④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必须索证的其他产品。
采购时必须到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并现场查验产品卫生状况和包装、标识,购买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从固定供应商采购食品时,索取并留存供货商的资质证明,与供货商签订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合同。采购食用农产品时,索取销售者或市场管理者出具的购物凭证。采购生猪肉时,查验确认为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的产品及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采购其他肉类查验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
2.食堂餐厨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餐厨垃圾管理,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餐厨垃圾,是指学生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其中,厨余垃圾是指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
餐厨垃圾管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原则。 倡导通过购进净菜、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文明就餐等方式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 对所有餐厨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以不污染环境为底线。 餐厨垃圾实行专人收运、专人处理。 收集、运输、处理餐厨垃圾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采取防臭、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防治环境污染; 将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分类,实行单独收集、密闭储存; 不得将餐厨垃圾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和厕所; 不得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作为畜禽饲料; 不得将废弃食用油脂或者其加工产品用于食品加工和销售。 餐厨垃圾收运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每餐(含法定节假日)到我校食堂清运一次餐厨垃圾; 实行密闭化运输,不得滴漏、撒落; 每日要将收运的餐厨垃圾的数量、处理去向等情况进行登记。
二、校园环境及相关工作人员保障
1.学校食堂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就餐大厅整洁明亮,餐桌上无灰尘,地板无垃圾,凳子无脏水、灰尘等。清洁人员对大厅的地板每天至少要清扫、拖洗2—3次,对餐桌要随时清理,保证就餐大厅整洁卫生。食堂周边无杂物、垃圾、食堂外围排水沟无污物、垃圾,每天最少清扫1—2次,保证室外整洁、干净。大厅窗户要求每周至少擦拭一次,玻璃上无灰尘、无痕迹,保证清洁明亮。就餐大厅四周墙壁、天花板无蛛网,每周至少打扫一次。墙砖至少每月擦洗2—3次。食堂内外栏杆干净,无灰尘,坚持每天擦拭。
食堂厨房、操作间、保管室、炊具厨具卫生食堂厨房每天必须保持整洁,地面保持干燥、无垃圾杂物;炊具、厨具每天使用后清洗干净,然后消毒,整齐有序地摆放;菜墩、菜刀使用后清洗干净摆放整齐;新鲜蔬菜,干货等食品上架,酱油、醋等入池入桶(罐),不准随地摆放。操作间地面无垃圾、要物,保持干燥整洁,保管室食品陈列有序,不乱摆放,池盖等无灰尘,保持干净明亮。食堂厨房、操作间、保管室坚持每天一小扫,做到四壁无灰,无蜘蛛网;每周一大扫,彻底整理墙面、地面、厨具、案板等厨房设施。
学校食堂设施、清洁管理制度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食堂加工操作间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用耐磨损、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造或建成的餐饮具专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餐饮具使用前洗净、消毒,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
2.食堂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堂工作人员培训,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学校食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订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加工操作规程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加强诚信守法经营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讲授和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 若发生3人以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时,立即报告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再由领导小组逐级报告;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指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3人以上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情况)时,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领导小组应立即报告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本单位主管部门,同时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
当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迅速开展救援行动。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医疗求援,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并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排查发病人员,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病源保护
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后,学校应立即停止提供配餐,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留样,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4、联系亲属
当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及时与发病者亲属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及时解答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做好服务工作,防止过激行为发生。 5、信息公开
保障发病者亲属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相关部门汇报,不瞒报、不谎报。及时澄清谣传,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四、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影响应急工作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永康市大司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