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00261337XH/2023-94532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3-06-08 16:48:33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今年以来,古山镇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城市副中心”为目标定位,大力实施“148”发展战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因地制宜实施共同富裕,通过强党建、兴实业、优环境、惠民生,推动其他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工业经济稳中有升,现将本年度特色亮点及明年工作思路总结如下:
一、2022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三个试点”,争当改革排头兵。
1.丰富人大职能,建设人大“基层单元”示范标杆。全市首个开通运行“金代通”数字驾驶舱统建模块,成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培育试点单位,成功举办全市镇人大半年工作会议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现场会,相关工作信息被全国人大、省人大刊登并推广。
2.搭建保护平台,创建“金保未”场景试点乡镇。作为场景试点乡镇,搭建金华市首个“金保未”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应用试点平台,构建提早发现、及时干预、及时帮扶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不用说”的路径。6月,召开了“金保未”场景试点推广现场会。同时,探索社工站与未成年人保护站双站融合的新模式,推出社会工作站“动静结合”的分区管理方案,11月3日上午,全市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与运行现场会在古山镇社会工作站召开。
3.创新社会治理,承担警源治理试点。率先开展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办理赋权事项首罚案件;成立首个镇级社会治理分中心。同时,积极与政法委、公安等部门对接协作,试点非警务类警情分流工作,在原有“一警情三推送”制度基础上,迭代升级原有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打通非警务类警情分流处置渠道,已于10月23日开始试运行。
(二)“四个率先”,扛旗争先走前列。
1.内升外联,率先打造优质教育新高地。新建并启用学校4所,形成1所公办初中、4所公办小学,3所公办幼儿园的基础教育格局,率先实现镇级常住人口学前、义务教育全覆盖。同时引入附小集团教学团队,全镇教育资源扩面提质。
2.基层延伸,率先打通政协“民主协商”最后一公里。成立全市首家“民生议事堂”、首个“社情民意联络站”,引导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毛细血管”,得到市政协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3.补强硬件,率先打造行政服务副中心。新建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主体施工。新中心将会是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对接,配备全新的智能化设备,增加办事项目类别,扩大业务范围,启用后将带动芝英、方岩等6个乡镇行政服务大跨度升级,惠及50万余人,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服务。
4.消防智治,率先成立全市首个镇级智慧应急消防站。在前黄村成立全市首个镇级智慧应急消防站,运用智慧烟感、摄像头等设备,将出租房、企业入网管控,以数字化手段实现火情预防和早期火灾应急处置。同时,构建“应急+警务”融合应急安全管理体系,积极促进“1+4”镇街应急管理体系二级组网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三)“五项创建”,奋力打造市域副中心。
1.聚焦“五美建设”,创建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立足自身“五金之源 胡公故里”特色,深耕美丽城镇“五美十个一”打造,三年投资约54亿项目67个,重点推进慧物流园综合产业平台、“星月科创园”项目等产业项目,各个领域多点开花、全面提升,10月底,省级验收组已来镇验收。
2.提升镇域风貌,创建全市首个省级园林城镇。全面完善园林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绿地总量适宜,分布均衡、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园林城镇。2月,成功获评省级园林城镇,为我市首个获此殊荣的乡镇。
3.净化文化环境,创建国家“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扫黄打非”基层工作,开展非法出版物整治、启动“护苗2022”宣传教育活动,融合现有的学校少年宫、心理工作站、法治副校长、文明实践站四大平台,打造“护苗”教育服务基地,巩固基层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阵地。基层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通过省级验收,并争创全国示范点。
4.擦亮廉洁底色,创建全省100家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清廉文化元素,建好用好“胡则史记馆”等清廉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亲清联动传家风”领导干部家属助廉教育,多渠道多形式传承弘扬胡公“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廉政文化。10月,胡则史迹馆获评全省100家清廉建设突出单位。
5.构建宣传阵地,创建省级特色文化礼堂。全域推进文化礼堂健身,打造特色农村文化礼堂,制定“1+2+3”红色文化礼堂建设规划,积极探索“礼堂红色文化+”的村庄文化振兴模式。丰富前黄村文化礼堂红色研学、培训、艺术活动等活动载体,不断促使文化礼堂的焕发新的生命力,10月,前黄村文化礼堂获评省级特色文化礼堂。
二、2023年工作思路及举措
2023年,古山镇将继续以“城市副中心”为目标定位,持续大力实施“148”发展战略,扬长补短,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标杆、争示范、创亮点
1.实施数字应急试点
积极承接市数字应急试点,全面推行试点建设,严格按照数字应急处置要求,推进“三场所二企业”重点部位监测设备接入、冲压设备检测全闭环管理。夯实网格员企业排查责任,理顺数字应急处置流程,及时反馈相关问题,夯实企业安全管理为全市推广提供古山经验。
2.创建消防整治示范镇
持续推进全域消防安全整治,注重“两房一店”关键领域,严格落实闭环管理,确保整改销号到位,形成一套行而有效的消防安全整治做法,打造全市消防安全整治样板。
3.争当城市更新工作标杆
将南苑路城市更新始终作为全镇重点工作之一,切实做好南苑区块第9网格征迁工作,严格按照指挥部工作部署,紧盯时间节点,以高标准、严要求,始终争取走在征迁工作各网格前列,树立古山镇城市更新工作标杆,助推全市南苑区块城市更新圆满完成。
4.开展省全域土地整治试点建设
古山镇等3镇的全域整治项目前期已成功入围我省首批33个跨象征全域试点名单,结合我镇发展特色,计划开展村级工业区整治、低效用地再开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等,谋划市民广场、产业集聚工业区、忘忧谷农业产业开发等项目,采取挂图作战模式,确保项目依法规范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尽快展现示范效应。
5.创建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认真对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评指标体系》的5个方面27条指标,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造组织强、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的省级典型样板。
(二)防疫情、促生产、夯基础
1.毫不松懈抓防疫
夯实基础管理与精密智控,确保常态防控实效。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要求,抓好疫情核查、重点人员防控等措施。根据疫情发展新情况,按照市防疫指挥部指示,实时、科学调整防控方式方法。
2.全力以赴促生产
深化企业“三服务”,由领导带头率先抓、经济发展办主责全力抓、干部务实具体抓,重点抓好星月科创园、智慧物流园平台项目建设,推动低效用地整治,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化解难题,助力企业稳进提质。
3.因地制宜谋建设
全力推进小城市培育,注重文化、体育等薄弱环节,以项目建设持续助推城市蝶变。加快2022年部分工程扫尾,新列入2023年政府投资计划建设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1亿元左右,新建项目包括东永一线人行天桥建设、小城市客厅、基础设施等。
4.整合力量保平安
线上+线下双发力,促进社会治理转型升级,逐步向现代治理模式迈进。以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警源治理试点为契机,全面整合执法力量,强化古山社会治理中心综合治理能力,加快“1+4”镇街应急管理体系二级组网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