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永康 永康动态
“八个提速”全力推动全年目标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3-08-16 来源:永康日报 浏览次数: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征程,永康又将承担怎样的使命?建设什么样的永康?怎样建设永康?8月1日召开的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政府十八届三次全体会议给出了答案:坚持把实现“全年红”作为持续推进“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示范引领的实践载体,重点做到“八个提速”,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作风效能改革

聚焦“6+2”政治监督体系

以“地毯式”检查、“减编式”警示、“追责式”整改等硬核举措,切实纠正“六大顽疾”。

聚焦数字化赋能提效

融会贯通“七张问题清单”“四项监督机制”“党建统领整体智治表单系统”,实现大数据监督闭环,争创省级“最佳模型”3个以上。

聚焦打响“永商安康”品牌

启动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五大环境提升,深化“三位一体”企业合规改革、县域经济治理试点、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扎实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办好第四届民营企业家节、MBA品牌班等助企活动,建成惠企政策兑现、项目服务帮办、问题高效处置3大平台,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5个以上。

聚焦“信用永康”建设

完善重点领域联合奖惩机制,探索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确保信用指数排名稳居全国100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快风险处置出清。

聚焦“三改融合”

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镇街赋权事项实施率提高35%以上。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工作。坚持以“市场化、资本化、现代化”为原则,深化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优化产业基金规模结构,提升国资国企融资能力。

聚焦开放强市、贸易强市、品牌强市

建设

深化国际贸易一体化改革、“跨境电商+品牌出海”行动、国际五金会展之都建设,加快五金城国际化发展,纵深推进跨境电商集聚区建设。

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政策优化助推数字赋能

完成数字五金发展规划,落地与龙芯中科、华龙讯达试点合作项目,全面推开“学样仿样推广法”,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示范区。

坚持闭环统筹抓实招大引强

建立“一项目一领导一团队”跟踪落地机制,畅通招商项目落地绿色通道,确保全年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个,5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上项目各1个。

坚持建强平台力促产业集聚

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省级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快中国五金物流港、国家林草装备科创园、中兴智造园等平台建设,落地建设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园,形成“两核多点”产业平台架构。

坚持强势攻坚提升要素保障

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持续整治18个重点区块,启动老长城区块、九里山区块改造,明确集体工业用地治理、工业出村入园路径,确保全年整治低效工业用地5000亩以上、新建国资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发行专项债券50亿元以上、新出让工业用地1400亩,完成20亿元转型升级基金组建,持续推进储能、农机等2支基金设立。

科技教育人才

狠抓科技创新

实体化运作浙江大学-永康智能农机装备联合研究中心,支持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争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争创省级俄罗斯(永康)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省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落地中国永康(五金)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开展永康五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五峰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6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2%。

着力人才引育

用好博士专家联谊会、工程师大会等载体,招引大学生1.2万人、高技能人才6000人以上。大力开展院校科技架桥、工业设计大赛、技能大赛比拼等系列活动,推动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创建“省一流”、人力资源市场创建省级专业性人力资源产业园,引育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家、海外创新团队1个、国内科技人才50人以上。

推进教育事业

深入实施“双减”工程、“县中崛起”行动、“东迁西归”项目,力争新增省重点专业1个以上。着力增加公办教育资源供给,开工建设金马小学等6个教育项目,落实“三扩”措施,新增各学段公办学位18000个以上,保障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100%入学。

城市能级提升

加快城乡面貌提质

持续推进“6+X”城市更新片区改造,基本完成南苑、黄棠、周塘等区块腾空拆除,完成老四方区块政策处理工作,开工建设塔海桥塘头、黄岐村、南苑区块安置区,加快续建溪心综合体,确保全年城市更新投资额130亿元以上。深入开展拆违专项整治行动,争创省级“无违建示范市”。加压推进现代社区“六大改革”“十大行动”“十件惠民好事”,全力打造市级党群服务中心、推动“爱心卡”全覆盖。启动市文化中心和站前广场开发,建成南溪湾公园-石柱湿地公园绿道。加快总部中心数字五金小镇、芝英千年古城、古山小城市试点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优化交通路网建设

加快推进杭丽高铁、金武永快速路、金武永东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义龙庆高速及永康联络线,南苑西路延伸、金塔路、城北东路延伸、南四环等道路建成通车。深化永康东站海铁联运、中国五金物流港协同发展,加快生产资料市场扩能改造工程、“第六港区”永康片区建设,逐步建成具有口岸功能的公海铁枢纽港,着力打造金华国际陆港第三极。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高质量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继续建设“金蓝领”公寓,统筹推进“七优享”工程落地,完成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城西分院建设总工程量的10%、市中医院医共体江南分院迁建总工程量的15%,完成殡仪馆迁建工程一期、启动二期建设。持续深化“垃圾革命”行动,完成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扩容工程、花川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创建省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8个、示范片区2个、集中投放点100个。

新时代“千万工程”

夯实共富基本单元

深入开展扩中提低、共建共富“一十百千”结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行动,完善乡村振兴擂台赛机制,出台宅基地改革配套政策,启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振兴工程,力争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年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占比40%以上。

擦亮和美乡村底色

以美丽乡村示范县、美丽乡村示范镇、和美乡村示范区、美丽庭院示范户“四级联创”为抓手,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未来乡村9个、美丽庭院试点村14个。

绘就绿色生态图景

全面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完成国家卫生城市第二轮复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争创“大禹杯”。全面落实“河长+”工作机制,深化河湖“清四乱”,扎实推进磐永供水工程、南部水库联网工程,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屋顶光伏开发试点,强化碳排放全链式闭环管理,完成年度能耗双控目标。

文润永康工程

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立信义 弃陋习 扬正气·文明与我同行”大型公益活动,持续提升“浙江有礼 益满丽州”文明品牌影响力,高标准创建省文明市。

持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以擦亮“一山一镇双贤”文化标识为抓手,启动建设陈亮文化馆、胡公文化馆,落地赫灵方岩EOD试点,打造浙江宋韵文化展示高地。启动湖西遗址考古发掘,完成湖西遗址申遗文本和上山文化遗址群整体保护规划。深化文化惠民、文艺赋美和文艺精品创优。

实施文旅产业振兴行动

完成全域旅游规划修编,开工建设“新永康宾馆”“溪心商贸综合体”“永拖工业文创基地”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完成项目建设15个以上,创建1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基层治理现代化

围绕“平安迎亚运 实现全年稳”工作主线,持续迭代三源共治“龙山经验”,谋划开展“破难强基”行动,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全面提升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十大领域”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建强企业专属网格及微网格,一体推进非警务事项分流处置、诉前调解改革攻坚。持续开展“一月一主题”平安大提升、基层基础“敲门行动”等行动,完善安全生产隐患常态化闭环整改机制,奋力夺取“二星平安金鼎”。

政治生态

精心谋划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常态长效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树牢实干实绩实效导向,持续落实容错纠错激励担当,培养打造“胡公式”干部队伍。抓实村社带头人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党员整治立规行动,强化软弱后进村“一包四联”集中整转。坚持严的主基调,深入开展“实干争先、拼搏奋进”清风护航、基层“五整治五提升”规范深化等专项行动,抓深抓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深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加快“统一战线之家”建设,完善新乡贤工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推动“千名乡贤助共富”行动走深走实。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等优势作用,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