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镇(街道、区)信息公开 > 舟山镇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113307847896978016/2024-106402 发布机构
发文时间 2024-11-28 16:32:40 文号
主题分类 其他 登记号
有效性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丰收好“柿”节 繁忙且期待
来源:党政综合办公室(综合信息指挥室)
日期:2024-11-28 16:32:40
浏览:

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树挂枝头。眼下,方山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节。对于辛勤劳作的柿农而言,这正是一年中繁忙且充满期待的时候。今年柿子产量如何?柿农们在忙些什么?11月25日,姐妹花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体验柿农的工作日常。

长时间仰头采摘导致颈部酸痛

走进舟山镇大路任村山坞自然村,只见满山遍野的柿子树点缀着风景如画的小山村。橙黄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挂满枝头,透出诱人的色泽。清晨时分,在山风的吹拂下,记者跟随柿农丁橙橘,头戴草帽,肩挑竹篮,手持长柄摘果剪,一同前往山上。

丁橙橘向记者介绍,家里的柿子树大多种植在山上。山上的土壤肥沃,富含营养物质。而且,种植柿子的地方日照充足。这使得山上的柿子树,结出的果实通常比田间种植的更加甜美。

丁橙橘种植柿子已有40余年。种植柿子的技术是她从家族中传承而来的。她手法老练,仅需一瞥,便能精准判断哪些柿子已成熟,哪些还需静待时日。

记者跃跃欲试,并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优先挑选那些个头硕大、色泽金黄、果面光滑的柿子作为目标。伴随着剪刀清脆的咔嚓声,轻轻一按,沉甸甸的柿子便稳稳卡在剪子上。随后,记者再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果实放置于地面。

然而,采摘工作并不轻松。长时间仰头向上,记者的颈部渐渐感到酸痛,反复弯腰将柿子放入果篮,亦是对腰部的极大考验。在阳光的暴晒下,记者的额头渐渐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在采摘的间隙,丁橙橘向记者讲述了她与柿子的深厚情缘。“我十几岁开始跟着父母种柿子。结婚之后,我就把娘家好的品种嫁接移植到丈夫家这边,并和丈夫两人一同管理这些柿子树。不知不觉40多年过去了,我的儿女都已长大,但他们不太可能回来种柿子。我今年60岁了,也不知道还能干多久。”从年少时的懵懂到如今成为村里的种柿能手,她的眼中充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执着。

修剪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丁橙橘家柿子园所在的这片山地,环境独特,适宜柿子树生长,但也面临不少挑战。春夏季,随着气温升高,杂草生长迅速,不仅抢夺土壤中的养分,还成了害虫滋生的温床。“我们使用粘虫板和生物农药,尽量避免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丁橙橘说。

记者在观察柿子树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棵柿子树的树枝上都有一小段树皮被整整齐齐地刮去,并且被细心地裹上了塑料。带着好奇,记者询问了这种做法的目的。

丁橙橘微笑着解释道:“这是以前相关部门的专家前来指导我们管理柿子树时传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环割。环割是为了提高果实的品质,让养分主要集中供给果实,从而确保果实能够更好地生长。”

修剪工作同样是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要剪掉那些徒长枝、过密枝和交叉枝,保证树木冠层内部有足够的空气流通和光照。”丁橙橘边操作边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果实发育,还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

柿农正遭遇“甜蜜的负担”

丁橙橘的柿子园共有140多亩,品种以方山柿和太秋甜柿为主,园里的柿子树树龄都在二三十年以上。今年,柿子产量较高。由于运输和销路问题,丰收的柿子成了“幸福的烦恼”。

此外,今年的气候也对柿子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前期降雨量较大,导致许多柿子脱落;而到了后期,降雨减少,阳光充足,虽有利于柿子成熟,但也使柿子个子偏小,外观欠佳。因此,这些“甜蜜的果实”变成了“甜蜜的负担”。

丁橙橘解释:“太阳晒得太厉害,柿子的皮就会变黑。顾客购买的时候一般都喜欢挑那些皮光滑好看的,晒黑的那些就没人要了。其实,晒黑的柿子更甜。”

记者了解到,由于柿子园海拔高,山道狭小陡峭,车辆难行,运柿下山全靠人力,非常艰难。不仅如此,由于山高林密,导致合适的摘柿工屈指可数。

眼看销售旺季将过,一些柿子就要烂在树上,丁橙橘很是发愁。“我们年纪大,网上销售不会弄,只能在微信上卖,能卖多少是多少。”丁橙橘透露,尽管销售柿子面临挑战,但镇、村干部都在积极帮助推介,尽力销售更多柿子。

产销衔接 电商救“柿”

随着秋意渐浓,方山柿如宝石般缀满枝头。这些历经风霜的果实,晶莹剔透,甜度如蜜,令人回味无穷。近年来,随着“中国方山柿之乡”丰收文旅活动周等活动的举办,方山柿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然而,丰收的背后,却隐藏着柿农们的忧虑。

山坞自然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种植柿子以老年人为主。加之许多年轻人外出工作,不愿继续留在村里从事这个辛苦且收入不稳定的行业。而大部分老年人主要依赖传统线下销售,缺乏有效的网络营销手段,导致大量优质柿子难以走出山区,只能在土中腐烂,令人感到惋惜。

实际上,丁橙橘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许多传统农业产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农产品线上销售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偏远地区的农民往往因缺乏技术和渠道而错失良机。柿农要摆脱销路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多渠道销售的发展道路。这不仅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


  • 字体: 【
  • 打印
  • 关闭

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

官方微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