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0026131697/2024-100434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4-02-26 09:44:32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随着假期结束,我市建筑工地逐渐进入全面复工阶段,但节后复工阶段往往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易发阶段,为避免“节后综合征”引起的建筑工地安全事故我们整理了这份建筑工地节后安全复工复产指南快来看看吧!
安全复工复产指南
一、确保“四个落实”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
严格执行“四张清单”制度,常态化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要落实带班检查、带班作业和日常安全检查制度,形成有效的安全隐患闭环整改制度。监理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监理各项制度,切实消除现场安全隐患。
2.“危大工程”管控落实到位
落实深基坑、高支模、高层外脚手架、地下暗挖、顶管作业、建筑起重机械等危大工程的安全防范措施,重点检查危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施工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以及验收的标准、程序、内容、人员等需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方案实施。
3.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到位
一是电气焊作业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审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现场安全监护等制度;二是加强生活区用火、用电、用气管理,杜绝违规行为;三是加强消防器材配备和日常维护保养。
4.扬尘治理和废水排放管理落实到位
一是施工现场要全面落实施工扬尘治理7个100%措施,加强扬尘治理措施设施建设、使用和管理,全面应用智慧工地建设成果,提升扬尘治理成效;二是按要求办理排水许可证,落实废水、污水处理措施,强化施工用水循环利用,减少排放,确保达标排放。
二、压实“六个一”要求
1.召开一次复工复产安全会议
项目部要制定复工前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内容包括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重点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核查教育、建筑起重机械和维保等。及时组织工程建设、施工(含各分包单位)、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对节后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布置,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工作标准,完成时限。
2.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项目部必须对所有务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包括建筑工地“六不施工”、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准”、高处作业“五个必须”、动火作业“三个一律”等内容。同时要组织观看安全事故教育警示片,结合近年的生产安全典型事故案例,开展安全防护基本常识、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3.实施一次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项目要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直至一线班组长和具体作业人员,并如实做好记录,签字存档备查。企业相关负责人要向员工重点交待施工现场或工作范围内的有关事项,包括:所从事的工作场所或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特点及危险有害因素,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具体防范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标准,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救援及避难措施。
4.排查一次安全生产问题隐患
项目复工前,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联合进行安全检查,突出起重机械、脚手架、支模架、施工用电、施工机具、洞口临边、深基坑等重点内容,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按照“四张清单”要求,落实闭环整改。
5.进行一次设施设备维护保养
项目部对各类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加强对特种设备、电气、消防等安全设施、装置、系统以及警示标志等保养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安全防护装置、电气系统等,修复或更换存在故障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符合安全条件不能使用,防止出现带病运行。
★6.完善一次安全审批管理手续
项目部管理人员、监理部监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全部配备齐全并到岗履职后方可复工。各建筑工地完成各项复工复产准备工作后,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等落实情况要向各镇(街道、区)建设办、质安站书面报备,并作出承诺。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全力抓好复工复产,是全年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市建设局将进一步加大复工复产指导力度,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各参建主体落实落细各项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确保各在建项目按要求开工、按时序推进,助力全市建筑工地节后有序复工复产。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