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市政府及办公室 > 政策文件 > 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公示
索引号 113307843077566033/2024-100832 发布机构
发文时间 2024-03-11 14:02:07 文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登记号
有效性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市民宗局法治政府建设2022年度报告
来源:市府办
日期:2024-03-11 14:02:07
浏览:

为深入推进金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示范市和宗教中国化、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创建要求,聚焦永康市委提出的以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为主题主线的“1345”任务体系,2023年我市民宗工作对标对表省、金华市重点任务,推进“之江同心·丽州石榴红”和“之江问道·丽州求索”工作品牌创建,推动“三项计划”活动、整治非法宗教活动等重点工作落地落实,促进我市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行政执法工作责任制

1. 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颁布要求,年度内未颁布规范性文件。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法治化,重大行政决策经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履行到位。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在省政府法律顾问信息服务系统中按要求完成信息录入登记工作。行政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健全、落实重大行政合同备案制度,没有因合同争议引发的诉讼案件。

2.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落实法制审核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年无行政复议案件,无行政诉讼案件,无行政非诉案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推进“信用浙江”建设。开展行政执法监督、组织保障和法治能力建设,推进领导干部法治能力,采取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宗教法律、法规、规章学习。推进工作人员法治能力建设,按规定应领证的正式在编人员平均持有执法证件率100%。

3. 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民宗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民宗局履职能力建设,推进行政审批效能建设,全年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6件,与综合行政执法联合执法1起非法宗教活动行政处罚案件。开展行政权力审批事项梳理工作,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成行政处罚系统事项录入。民宗局在岗行政编制数3人,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数3人,民宗干部行政执法证及时参加市司法局年检。

二、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落实普法工程建设

1. 认真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工作。严格宗教活动审批制度,把握好审批关、检查关、监督关。按照教义教规和仪轨开展日常功课,非通常宗教活动提前一个月报批,经镇(街道、区)、宗教团体审批后,民宗局、公安局、镇(街道、区)进行安全检查。跨区域邀请教职人员,经相应宗教团体同意后,报民宗局备案。

2. 实施平安活动场所创建。每月开展“浙江掌上宗教”宗教活动场所平安巡查,将“平安场所”创建纳入全科网格管理,通过规范宗教场所的“人员、消防、治安、财务、资产、会计、档案、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制度,扎实推动宗教事务管理迈向制度化、法制化。

3. 扎实抓好消防安全和普法工程建设。召开全市宗教领域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暨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部署会,制定下发《永康市宗教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致全市宗教(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一封安全生产公开信》,围绕重点安全内容对全市宗教领域开展“地毯式”摸排整改;举办了全市宗教活动场所、重点民间信仰场所负责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宗教界人士的消防意识、责任意识,提升我市宗教场所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增强宗教界消防应急自救能力。开展之江问道·“十百千万”普法工程——宗教界人士宪法法律知识培训会,进一步树立宗教界人士法制信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持续推进宗教中国化建设和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

1. 示范引领不断深化规范场所建设。组织宗教界人士学习落实平安场所、中国化场所等创建指标体系,邀请请在永全国人大代表黄美媚,为佛协全体理事宣讲两会精神,组织基督教教职人员代表赴湖州地区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宗教界人士的政治站位和工作方位;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百优争创”、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平安场所创建、“十百千万”普法工程等示范场所创建活动;指导前仓镇、花街镇开展之江问道·丽州求索“十百千万”普法讲座;组织宗教界人士参加金华市第一届宗教活动场所消防技能大比武活动,取得了集体组织奖、个人三等奖的荣誉;

2.积极开展宗教中国化系列活动。开展“之江问道”八婺文化讲堂活动12场,分别是南都禅寺“之江问道·禅意丽州” 佛教题材摄影大赛启动仪式、永康首届青年公益摄影培训班、胡公文化学习会,普明禅寺“之江问道·咏梅寻芳—首届龙川梅花节暨文化艺术周”活动,普照寺、普明禅寺“普明赏梅 普照问道”佛教文化参学活动,中秋传灯普茶、拜月祈福活动,承办“之江问道·八婺寻方”第一届方立天与佛教中国化研究暨纪念方立天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等;开展“之江问道”讲经交流活动8场,分别是“之江问道·丽州求索”基督教讲经交流会,“推进中国化·点亮人间灯”2023年金华市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之江同心·八婺寻方”宗教界“金牌讲师团”巡回宣讲活动,“之江问道·正信正行”2023年金华市佛教协会佛教教职人员第一期培训班活动,举办2023年浙江省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等等。6月中旬,石柱镇普照寺被金华市评为2022年度市级平安宗教活动场所。12月12日,龙鸣古寺、基督教唐先真神堂被评为省级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百优争创”活动优秀单位。12月24日,圆觉庵被评为省级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2月27日,法云寺被评为省级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11月11日,在第一届方立天与佛教中国化研究暨纪念方立天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向南都禅寺授牌中国计量大学宗教中国化研究院南都禅寺实践基地,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与中共永康市委统战部(民宗局)签订永康市宗教中国化及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校地合作协议。

3. 数字赋能助力民宗事务治理。为提升我市民族宗教系统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宗教领域预警、监管、服务、处置于一体的管理服务综合应用平台的运行运用,实现宗教工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真正利于管理、方便工作。根据省、市民宗部门相关要求,抓好“浙江省宗教财务管理平台”“浙里掌上宗教”“浙里民宗快响”等应用系统运用,结合永康民宗工作实际,指导各层级人员使用好各应用,提升应用的使用率和活跃度;同时,以问题为导向,以中央、省委民宗工作督查“四张清单”为抓手,探索推进民族宗教领域数字赋能,促进永康民族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会同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智能监控,着力推进智慧用电、燃气报警器等智能设备安装。

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年来,永康市委统战部(民宗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宗教中国化和宗教领域治理现代化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新形势新任务以及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标先进县(市区)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民族宗教工作力量还比较薄弱,兼职人员多,业务能力不强,与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宗教问题治理和执法工作还需要长期持续和深入;三是个别宗教活动场所信访苗头问题还需要持续关注;四是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管理有待加强。

五、2024年主要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将继续紧紧围绕中央民宗工作督查的重点内容,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示范市和宗教中国化、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创建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强化“四个纳入”工作机制落实,始终将“四个纳入”作为对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宗教工作主体责任的重要考核指标;适时召开民宗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对重难点问题进行联席研判,形成齐抓共管宗教工作的合力;适时召开全市统战干部培训会,提升统战干部工作水平。

2.持续做好宗教领域安全问题的排查整治。持续落实省、金华市相关文件要求,会同政法、教育、公安、民政、消防、建设等相关部门单位联合检查,民宗局对重点问题抽查,属地乡镇(街道)开展普查,宗教团体自查,形成问题清单,实施销号整改;用好浙江掌上宗教APP巡查、浙里民宗快响应用,定时对全市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巡查、指导,确保我市民宗领域安全稳定。

3.抓实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创建。开展宗教界“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红色之旅;开展“之江问道”八婺文化讲堂系列活动;开展“我看浙江新发展”活动,推荐具有当地传统文化的好故事;开展“之江问道”讲经交流活动,指导各镇(街道)开展省、市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的创建。

4.持续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进程。会同相关部门单位持续做好整治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渗透蔓延相关工作;指导各镇(街道)开展省、市级普法示范点、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创建培育工作;持续开展《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加强相关部门单位的互享互报,加强宗教界的法治意识。

5.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开展人社、卫生、执法等窗口服务行业民族政策培训,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各民族流动人口按政策享受均等化服务;发挥民促会作用,计划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同心共筑中国梦、民促会法律服务团普法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联谊等活动。

永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4年1月24日

  • 字体: 【
  • 打印
  • 关闭

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

官方微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