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002613484T/2024-102100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4-05-17 10:57:06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5月10日,永康市农业农村局在芝英镇桥里村组织开展秸秆打捆现场会暨高标准农田现场观摩会,宣传秸秆打捆补贴新政及相关质控方式。
观摩会上,农机手驾驶着打捆机在收割完的稻田里来回穿梭,演示了履带自走式打捆机捡拾、打捆等作业流程。秸秆机械化打捆作为秸秆综合利用形式之一,不仅能提高秸秆使用效益,还能杜绝露天焚烧。
耕地质量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工作内容。今年开始,我市秸秆打捆补贴从原先的20元/亩提升至40元/亩,补贴范围也从原来的单季稻秸秆增加了油菜、小麦 、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此外,今年我市还引入第三方质控团队对打捆机安装GPS,简化财政资金补贴流程,提高秸秆打捆面积的精确度。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早在2017年,我市率先提出“秸秆换肥”,迈出秸秆综合利用第一步,此后陆续出台并加大补贴和奖励政策,不断提升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助力我省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与会人员还观摩学习了芝英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芝英镇是我市首个省级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绿色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和数字化应用等新技术的配套,能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能让地块零散、产出低下的‘望天田’,变成成方连片、效益倍增的‘高产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