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330784MB1849305N/2024-102250 | 发布机构 | |
| 发文时间 | 2024-05-27 08:34:34 | 文号 | |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登记号 |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高素质农民既是核心力量,也是强农兴农的根本。
一直以来,永康市以促进产业兴旺、振兴“三农”人才为导向,依托“乡村振兴大讲堂”载体,通过“绿衣模式”一线培训到村头户头田头活动,构建起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导的教育培训机制,打造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提升乡村人才振兴内生动力。
“今年雨水多,小麦还能达到每亩200多公斤,真是没想到。”5月14日,永康市龙山镇军福家庭农场(省级田间学校)负责人胡军福高兴地向记者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随即胡军福解释道,今年小麦生长克服了关键生长期雨水多易发病的“劣势”,实现每亩200公斤以上的收成,这个成绩的取得还要归功于去年9月份的一场培训会。
去年9月,龙山镇军福家庭农场组织周边种粮大户开展冬种培训会,培训会邀请金华市农科院、永康市农技推广中心专家为种粮大户们培训冬小麦种植时间、病虫害防治等种植要点,希望种粮大户利用冬闲时间,让“农闲田”变成“增收田”,增加收益。
小麦增产只是龙山镇军福家庭农场的培训成效之一,该农场开展农民培训6年,带动周边种粮大户从只种一季稻向种双季稻、小麦、油菜转变,培训辐射范围也从龙山镇向花街镇、唐先镇等延伸,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享受到了培训“红利”。去年,胡军福带着十余名种粮大户前往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省级实训基地)学习菌菇种植技术,探索菌菇种在水稻田的方法。
军福家庭农场的农民教育培训是我市农民教育培训“绿衣模式”的缩影,也是我市“新农人”队伍培育的具体体现。而我市在加大力度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同时,也大力支持现代农业人才的招引。
浙江康润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润富公司”)就拥有一支高层次、高水平、创新型的现代人才队伍。
在康润富公司的会议室内,硕大的显示屏展示着每个猪舍的动态。“目前猪场已基本实现自动化,通过设备可实现恒温恒湿、自动投食等,可实现一人管理千头生猪。”康润富公司总经理杜金狮说。
据了解,康润富公司现代农业人才均来自全国行业知名集团公司,有着丰富工作经验,为我市畜牧养殖行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等,公司的数字化、自动化养猪模式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我们公司对操作规范有着严格的标准,把大家在工作实操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杜金狮说,公司还要进行一个月不少于3次的技能培训,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生产薄弱环节进行复盘总结,不断完善操作规范。
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打造的“1111”乡村人才矩阵中,其中一个“1”就是1000名“浙农英才”,要发展好农业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培育好现代“新农人”这一重要帮手,进一步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康润富公司引进的人才队伍为我市传统农业的转型注入了新元素与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以农民教育培训为契机,通过细分培训领域、精准对口教学,为新农人提供个性化培训和服务,提升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正是得益于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近三年,我市形成了1.6万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我市还强化数字化应用,实现电商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目前我市已培育淘宝镇13个、淘宝村191个,淘宝村数量居全国第三,其中,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84个,位列全省第二,连续两年被列为“全国淘宝村十大集群”“超大型淘宝村集群”。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政务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