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471831783L/2024-103556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4-07-10 11:34:23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教育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今年以来,永康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教育工作部署及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目标任务,聚焦民生实事、学有优教等各项指标,以“三创建两监测一考核”为抓手,加压奋进、实干争先,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坚持政治引领,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一是理论学习掀起热潮。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广泛组织师生及时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切实学深学懂学透党的创新理论。二是党的建设贯穿始终。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市委教育工委议大事、抓统筹、推落实的能力不断提升。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从试点推行转为全面推进,实现基本覆盖。三是为党育人使命在肩。充分用好思政小课堂、网络新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个联动课堂”,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五育并举”全面落地,“一年四节”读书节现场会顺利召开,中小学“阅读·悦享”十大行动深入推进;唐先小学女篮蝉联省赛七连冠,我市1名少先队员获评“浙江省新时代好少年”。
二、坚持惠民利企,民生需求托稳兜实
一是公办学位扩容力度空前。2023年实施教育类投资项目18个,建成并投用大司巷小学(江南校区)、花川小学、方岩景区小学、民主二小、唐先镇中心幼儿园等新学校5所,新增公办学位6120个,超额完成民生实事指标任务。二是随迁子女公办入学比例大幅提升。全域全学段实施网上招生报名,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敞开接收随迁子女入学、转学,对购买金蓝领公寓等政策性住房的,无需房产证明和户籍要求,签订购房合同即可申请在就近学区公办学校就读。秋季学期义务段随迁子女公办就读率达80.3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学历技能提升人数高位增长。面向村干部、退役军人、在职产业工人等群体,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学历提升服务,推动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完成职业教育培训14580人次、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2731人次、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5308人次。
三、坚持学有优教,各类教育加速蝶变
一是学前教育进一步普及普惠。全力以赴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大力实施“新建一批、治理一批、撤并一批、提升一批”补短提升行动,目前已通过省级实地评估。有序推进公办园办园体制改革,实行学前段在编教师和劳动合同制教师双线并轨管理机制。4所幼儿园参评省一级园,17所幼儿园通过省二级园评估。二是义务教育进一步优质均衡。全面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组织赴磐安县、金东区考察学习相关创建经验,对标完成逐校自评、逐校走访、逐校研判,形成“一校一策”整改达标方案,责任到人、逐一销号、闭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通过省级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实现全学段教共体建设全覆盖。三是普高教育进一步稳进提质。全力提升高中教育质量,面对新高考、新教材,扎实做好“调研、联考、分析”三项专题研究,促进“招—考—教—学—评”有机融合。大力推进高中学校“一校一品”建设,深入实施“县中崛起”行动,进一步加强转型后明珠学校和新学校南苑中学(原四中)建设,组建永康一中—明珠学校、永康二中—南苑中学教共体。四是职业教育进一步开放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来自江苏、云南、新疆、四川、江西、贵州等地多所中职学校来永考察交流。省“双高”建设任务稳步推进,职技校成功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合作开设“3+4”中本一体化培养。
四、坚持谋新求变,先行路径不断拓宽
一是“东迁西归”品牌效应凸显。成功举办2023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高层对话会,“东迁西归”倡议发布,推广“东迁西归”案例;成为唯一一个既获评省级共同富裕试点中期评估优秀等级,又入选第三批省级共同富裕最佳实践的案例;入选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浙江市县亮点工作选编,获评2022年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典型平台。二是家庭教育实践出新出彩。家校合作研究指导中心正式揭牌,本年度开展“一周一主题”活动45次、主题月活动23场、主题沙龙活动21次、读书会9期,《家长思政大讲堂100+》公益课程点单送课112讲、《幸福 我的家》家庭教育电视栏目播出24期。与高校、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多方联动,构建“大师资库”,累计招募家庭教育讲师137名、家长志愿者120名,邀请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0余位专家教授来永授课。“幸福1+1”精准家访项目入选省第三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三是“双减”工作地域特色鲜明。校内提质减负增效,出台学校减负工作视导清单10条,印发《永康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行课程品质、课堂教学等6大优化行动,12大建设提升项目。校外规范治理有效,在全省率先出台“无证办学”执法指引,2023年省“双减”工作务虚会(现场会)在永召开,推广我市标准化执法经验做法。
五、坚持引育并举,教师队伍蓄势提能
一是教师招引量质齐升。核增雇员制、劳动合同制、临聘教师化解编制难题,通过赴高校专场招聘、实施定向培养、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方式,面向高校优秀毕业生、骨干教师等大力招引教师人才,持续壮大教师队伍。二是教研教培双向突进。教科研成效凸显,1项成果获金华首个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突破金华教育历史;7项教科规划课题被列为省级立项课题,3项评价专项课题获评省级认定性课题。三是优秀教师竞相涌现。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为原则,引导优秀教师到结对帮扶地区与基础薄弱学校支教,带领教研团队帮助提升教学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评优评先工作,金华市教坛新秀获评13人,以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