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7392043434/2024-103655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4-07-14 14:34:41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一、氮氧化物及其来源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和存在的时间达到对人、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物质产生有害影响的程度,就形成污染。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自然产生与人为排放。
1、自然产生。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火山爆发、闪电或细菌的活动等产生的氮氧化物。
2、人为排放。根据氮氧化物的排放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源排放(如工业锅炉,燃煤锅炉等)与移动源排放(如车辆排放)。氮氧化物最大的工业来源是火力发电、锅炉等,另外有部分氮氧化物来自相关的化工厂工艺过程的排放。而在城区,氮氧化物绝大部分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此外,农业生产过程土壤也会有二氧化氮排放,这也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之一。
二、氮氧化物的危害
第一,氮氧化物是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对大气环境中的臭氧污染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后,形成雾霾和光化学烟雾,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
第二,氮氧化物也是大气细颗粒中硝酸盐的重要前体物,实施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也是当前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控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氮氧化物通过参与复杂的大气化学过程,在与烃类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强毒性的产物,例如硝基多环芳烃等。
第四,氮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第五,高浓度的氮氧化物会损害植物叶片,干扰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影响农作物产量和生态系统平衡。
第六,氮氧化物进入人体后,首先与血液中的血色素结合,致使身体出现中枢神经麻痹的症状,同时会对人体的心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此外,它们还会影响肺部的功能,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
三、公众如何参与NOx污染减排与防治?
为了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促进清洁交通:鼓励使用电动车辆、推广公共交通和骑行等,减少交通排放。
2、推动工业减排:采用更清洁的生产技术,优化工业过程,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3、科学农业:合理使用化肥,采取氮肥管理措施,减少尿素的施用,降低农业源的氮氧化物排放。
4、提升环境意识:教育公众认识氮氧化物的危害,引导人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