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7896978016/2025-00462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5-01-22 09:45:25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时光引领发展脚步,岁月铭刻奋斗足迹。回望2024年,舟山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好“五战双强”组合拳,以更高水平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为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贡献舟山力量。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2024年,舟山镇坚持把党建联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全力打好“党建+”组合拳,突出以强带弱、以小带大、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持续放大党建联建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中的聚合效应,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2024年7月26日,舟山镇机关党支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党支部签署了支部共建协议。双方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常态化、长期化的政企校合作锚点,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乡村振兴。
2024年11月,舟山镇与磐安县安文街道联合主办“村VA”·双柿共富之夜,以党建联建带动两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构建磐安牛心柿、舟山方山柿、太秋甜柿等农产品共富矩阵。
2024年,舟山镇深化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推动基层党建全域建强、全域过硬、全面走在前列。端岩村和方山口村获评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其中,端岩村的生态研学助推乡村振兴做法受到金华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方山口村作为红色村庄改造提升试点获中组部100万元资金支持,被评为金华市级示范性现场教学基地。
与此同时,舟山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与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入选我市“终本出清”行动首个试点镇。自行动开展以来,舟山镇共计摸排案件45件,出清终本案件17件,打通了执法“最后一公里”。
党建联建如同一篇和谐乐章,引领各方资源优势相互交融,奏响了一曲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奏曲。接下来,舟山镇将以“同舟共富”品牌为抓手,融合岩宕、古民居、精品农业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写好“土特产”文章,着力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2024年,舟山镇持续推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9月中旬,该镇以关停淘汰方式完成30亩低小散企业整治工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1.05亩,积极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和消化批而未供综合整治。
作为千年柿乡,方山柿产业在促农增收致富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推动方山柿产业提档升级,2024年,舟山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研发了温湿控制催熟、中控矮化等技术,显著提升方山柿的品质与产量,预计亩产可达1500公斤,同比增长52%。为解决鲜柿成熟期短、保鲜难、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舟山镇采用“政府+公司+经济合作社+柿农”的合作模式,开发柿子奶茶、柿子冰淇淋、生物染料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方山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耕地、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舟山镇积极探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一体规划、科技赋能、健全产业链、文旅融合等方式,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眼下正是秋冬季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黄金期,我们正在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打牢农业基础,补齐设施短板,为来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筑牢‘耕’基。”舟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舟山镇共完成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达标率为100%;上报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2396亩,位居全市前列。
2024年,舟山镇依托古宅、岩宕、湿地三大资源禀赋,以柿为媒,将方山柿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构建了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生态,全力点亮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
陈亮研究会“艺山义田”人文实践基地在舟山镇挂牌成立,同时举办了碧湍舟山笔会活动,邀请10多位著名诗人、作家开展采风活动,探索作家驻村制度;
高规格举办第十七届“中国方山柿之乡”丰收农旅活动周,推出丰收晒秋、趣味游戏、直播带货、越野赛等活动,吸引了游客及线上观众超10万人次,其中钱王古道越野赛吸引了全国各地1400余名选手参加,获评浙江省马拉松特色赛事;举办第73届环球小姐浙江赛区永康城市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佳丽参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和鼓励‘中国方山柿之乡’丰收农旅系列活动的举办,升级开展钱王古道越野赛,加强对红军遗迹、古岩画等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利用,与观光休闲农业、红军文化等有机结合,打造具有舟山标识的生态文旅项目。”舟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古树高低屋,村外水如环。走进舟三村,青山之间,小桥、流水、人家;云影之下,粉墙、青砖、黛瓦,俨然一幅鲜活的水墨田园画,诠释着山村的情致。
“这几年,我们村的环境变化很大,经常有外省游客来村里游玩。村里还会给60周岁以上老人发千元红包,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舟三村村民黄名权笑着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愿景。2024年,舟山镇千方百计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建设,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人防+技防”保护好永康人民的“大水缸”,杨溪水库连续五年获评“省优”饮用水源地;成功创建我市首个省级健康乡镇和省级林业推进共同富裕试点镇,成功创建省级健康村17个、市镇两级健康家庭1900户、健康家庭示范户60户;PM2.5平均值排名全市第一,省级低碳乡镇试点通过验收;端岩村、舟一村、新楼村分别创建省级未来乡村、金华市和美乡村和永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迭代升级“两定四分”模式,获评全市唯一一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石塘徐村、台门村、里木坦村获评省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舟一村上新屋小区获评省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稳步推进危旧房整治,摸底调查农村自建房14300宗,对396宗农村危旧房进行整治;积极推进污水零直排提质增效工程,新建污水管道1600多米,新建雨水管道1000多米;聚焦库区共富,深入推进“古山—舟山两山共富项目”建设,争取省2024—2025年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补助资金819万元;聚焦道路交通领域隐患整治,实行镇、村分级赋色管理,对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宣传,发放反光手环、电动车反光贴3000余份,交通安全隐患整治了58处。
一张张汇聚着为民情怀的“责任清单”,变为一份份“满意答卷”;一个个凝聚着民生期盼的愿景,化作一幅幅正在发生的幸福实景。2024年,舟山镇以“实绩”“实效”为笔,不断夯实改革之基、筑牢为民之心、激发奋进之力,托起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稳稳的幸福。
春风浩荡莫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舟山镇将继续以自强不息之态、志在千里之势,接续奋斗,务实开拓,在基层治理、产业升级、文旅融合、民生改善等领域持续发力,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