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471831783L/2025-00841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5-02-14 16:02:55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教育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月8日上午,永康市教育系统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召开,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对新一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副市长吕建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业根主持,局全体班子成员参加。
会上,吕建强调,要紧扣市委“五战双强”决策部署,聚焦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任务,收心归位、振奋精神,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扎实的作风,奋力干出教育本质复兴新局面。具体提出了三方面要求:
一、坚定信心,直面问题抓复兴。教育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要清醒认识到,在破难中有成绩,标志性指标争先进位,特色性做法持续叫响,普惠性成果可感可及,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全体教育人以“辛苦指数”换来了社会的“好评指数”;在破题中有挑战,教学质量未匹配城市发展定位,教师队伍不足以支撑赶超发展,教育评价未达到教育复兴要求,要知不足而奋进,全力以赴补短板、夯基础、促提升;在破局中有动力,困难挑战虽多,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前所未有,教育优先发展的保障力度空前,巡察、审计为教育复兴找出了弊病、开出了良方。
二、锚定目标,凝心聚力抓质量。拧成一股绳,提振精气神,全力推动高中提质、初中强校、小学夯基。教育局要统筹抓总,围绕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建好建强错位竞争、多元发展高中格局,搭好用好提质强校平台,推动延伸扩面,实现教师培养和学科建设双提升;直属机构要专业引领,抢抓新高考改革、“中考一张卷”改革契机,强化命题研究、指导帮扶,探索新高考、新中考背景下的教学改进策略,推行进阶式、项目化、精准性教师培养;学校要狠抓落实,强化监测数据分析与结果运用,强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基本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以针对性提高作业有效性,以“教联体”建设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
三、动真碰硬,树牢导向抓队伍。建立健全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推动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竞相涌现。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以“实干实绩”为导向,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人际看业绩,让“教得好不好”作为职务晋升、职称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常态;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书记校长要回归主责主业,回归课堂教学,带头上课听课、带头入户家访,寄宿制学校党政正职要带头住校,争做教书教得好、队伍带得好的优秀校长;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书记校长要切实履行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好培训学习与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校班主任蹲守在学生身边、走入学生心中,推动学校教师争做有专业追求、敬业精神的优秀教师。
会上,陈业根指出,2025年教育工作主要围绕“135”工作体系开展,即:坚定不移实施教育复兴这一战略,聚焦教育质量更凸显、现代化水平更高、群众满意度更优“三个更”目标,重点实施“质量提升年”“改革深化年”“平台迭代年”“强师提能年”“管理规范年”“五个年”行动。他强调,开学工作要“稳”,做好一次排查,扎实做好心理健康筛查和学校卫生工作;定好一张课表,开足开齐音体美劳课程,排好书记校长课务;上好一堂课,结合“五金匠心·红印铸魂”思政品牌建设,开展好“百名书记(校长)同上思政第一课”活动。教育质量要“进”,以集体备课、有效作业、限时训练为抓手,推动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以集团化办学省级试点为契机,推动城乡校际差异逐步缩小;以“科研、教研、师训一体化”为思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队伍建设要“立”,立导向,将干部选用与工作实绩、教学业绩、攻坚战绩等挂钩,让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立标准,建立以教学实绩为核心的教师评价标准,让实干者得实惠、优秀者获荣誉、贡献者受尊重;立规矩,建立健全师德违规事件预警防控、规范核查、通报警示一体化工作机制,让规矩立起来、纪律严起来、风气正起来。
会上,教研室、永康一中、永康中学、大司巷小学等4所学校(单位)负责人依次进行了交流发言。
局机关全体干部,各中小学(社区学校)、公办幼儿园、直属单位党政正副职、后备干部,城区教育辅导中心主任、副主任参加会议。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