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 > 永康市农业农村局 > 工作动态 > 政务活动
索引号 11330784MB1849305N/2025-01111 发布机构
发文时间 2025-02-28 09:07:41 文号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登记号
有效性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探索联农带农新路径 念好产业发展致富经 我市以兴业强村解锁共富密码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5-02-28 09:07:41
浏览:


“淡水鱼循环水养殖工厂一期已投产,春节期间我们投放了2500公斤左右的鱼苗。工厂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们不仅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能成为股东享受分红。”2月23日,花街镇小界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尹志伟说。

尹志伟所说的养殖工厂是小界岭村的抱团共富项目,通过“村集体+强村公司+合作主体+村民”的共富模式,利用好金古泉这一眼“源头活水”,探索出了一条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产业旺带动农民富。小界岭村的发展模式为我市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近年来,我市依托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助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如花街镇渎溪村结合当地九头芥种植优势,大力发展梅干菜种植加工产业,将传统手工美食转化为农民的稳定收入来源。我市还利用五金产业优势,推进包括企业定向招工、来料加工在内的6类“共富工坊”,累计吸纳农村就业人口4810人,人均月增收达3600元。

我市还积极创新“企业+农户”“村集体+农户”等模式,推进“稻+N”综合种养模式,延长了“稻+”产业链。小界岭村“稻+蛙”的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让农田变成“致富田”。目前我市已培育15家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累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5万亩,亩均增收近4000元。

产业兴则乡村兴。为充分发挥产业联农带农作用,我市出台了《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十条举措》,强化“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在产业帮扶力度上“踩油门”。截至目前,我市已有超三分之一的村社实现产业分红,年分红总额超1.2亿元。

在我市,还有一种新的利益联结机制正逐步建立。古山—龙山万亩农田连片整治“十里乡耕”建设项目覆盖了18个行政村,涉及流转耕地7814亩。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这是我市以农村“两块地”改革为牵引,积极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村集体进行统一集中连片流转,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有效增加村民和村集体土地租金和分红收益。同时,针对工业功能分区周边的村庄,我市鼓励村集体投资参与,通过建设标准厂房,以租赁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既增强了村集体的收益,也有效提升了村集体的财产性收入。

谋在长远,干在实处。接下来,我市将继续紧扣乡村振兴目标,抓住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聚焦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健全联农带农促农机制,以抓产业、强服务、树品牌为着力点,探索更多新型联农带农模式,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 字体: 【
  • 打印
  • 关闭

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

官方微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