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西溪镇社区学校
来源:
日期:2025-04-10 22:30:12
浏览:
单位名称 | 永康市西溪镇社区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郑勇奇 |
住所 | 浙江省永康市西溪镇上塘头村170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服务本区域居民终身学习。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终身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784MB1N41112A | 举办单位 | 永康市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1.设立依据:根据中共永康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设立镇(街道)社区学校等事项的批复》(永编[2021]12号),于2021年7月30日正式设立。2.组织架构:与西溪镇初级中学合署办公,由陈国强同志担任校长,自2021年9月10日起任职。3.登记情况:经永康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批准设立登记,于2022年4月22日生效。2024年度,我单位在永康市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教育服务与培训活动概述《西溪镇社区学校章程》于2022年04月01日制订,2022年04月22日经永康市教育局同意备案,经永康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准,自2022年04月22日起正式生效。本单位严格按照章程,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制定《西溪镇社区学校章程》,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在2024年度,西溪社区学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和培训活动,旨在满足本地区居民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开发影视、西溪纸雕、民乐、二胡、太极、烹饪、舞茶艺、中国剪纸、书画、防诈骗、美食课程、无人机以及葫芦丝等课程。累计参与人数达到了3000人次,充分体现了居民对这些课程的高度兴趣和支持。1.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及终身教育这些教育服务主要集中在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四个方面。社区教育致力于提升整个社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各类讲座和互动工作坊,帮助居民获取新知识并掌握新技能。成人教育则重点关注职业技能提升,为那些希望在职场上有所发展的成年人提供必要的支持。老年教育方面,除了智能手机使用等实用技能培训外,还包括一些兴趣类课程,如书法、绘画等,帮助老年人丰富业余生活,保持身心健康。终身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所有活动中,鼓励居民不断学习,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2.培训活动的具体实施在具体的培训活动中,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养生效果受到了广泛欢迎。太极拳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能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智能手机使用课程则特别针对老年人设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活,学会使用社交软件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秧歌舞蹈和书法课程同样吸引了大量参与者,前者增强了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后者则培养了艺术修养和耐心。婺剧作为一种地方戏曲,不仅传承了文化遗产,还提升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而葫芦丝作为一项民族乐器,通过学习演奏,参与者们不仅学会了新的音乐技能,还在表演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3.社会效益分析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社区整体的知识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例如,智能手机使用课程使许多老年人能够独立完成在线购物、视频通话等活动,极大地便利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这些活动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营造了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此外,通过共同参与各种活动,不同年龄层次和背景的居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4.经济效益分析尽管这些教育活动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们间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首先,随着居民素质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也随之增强,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发展。其次,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吸引了更多人来到该地区居住和旅游,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最后,社区的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几率,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这些教育服务和培训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知识技能水平,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还间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未来,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并探索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机会,以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资金不足:教学场地老旧,维护费用较少。2.城乡差异:学员知识结构和素质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3.教师缺口大:缺少专职工作人员。 | ||
四、下一步打算 | 1.争取资源支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支持,改善教学设施条件,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2.优化课程设置:针对城乡差异,制定分层分类的教学计划,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3.数字化转型:推动“浙学通”平台的应用,打造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促进教育服务的数字化改革。4.加强合作交流:增强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提高整体教育服务水平。5.团队建设:提升教职工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被评为永康市社区教育办学质量评估优秀单位2.2024年被评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