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镇(街道、区)信息公开 > 舟山镇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索引号 113307847896978016/2025-81385 发布机构
发文时间 2025-05-02 18:40:56 文号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登记号
有效性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从红色往事中传承精神血脉
来源:党政综合办公室(综合信息指挥室)
日期:2025-05-02 18:40:56
浏览:

传承精神血脉

从红色往事中

“徐公祠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成立旧址。你们看,这些土枪、土炮都是当时乡亲们自己造的……”近日,在舟山镇方山口村徐公祠,村干部徐月英正声情并茂地向参观者讲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的红色故事。生动的讲解,将听众带回到战火硝烟的年代。

参观徐公祠

烽火淬炼红三团

红十三军位列中央军委正式序列14支红军之一,在中共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县建立,后以浙江省内各地游击武装为基础,先后组建3个团。7月,中共永康中心县委将永康、缙云和仙居的游击队集中在徐公祠进行整编,宣布建立红三团,团长程仁谟、政委楼其团,下辖三个大队和一个独立中队。红三团主要活动于永康、缙云、仙居和东阳等地,频频出击,威震浙中,最盛时兵力达1600余人,有各式枪支900多支、土炮4门、手提机枪4挺,在红十三军3个团中武器装备最为精良,曾号称“红三师”。1930年9月5日,红三团强攻壶镇失利,这是红三团规模最大、损失最重的一次战斗。其后,国民党进行疯狂军事围剿和报复性残酷镇压,红三团军及根据地遭受严重破坏。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一纵队来到永康,红三团余部与之会合,共同投入新的革命洪流。这段历史,在这座纪念馆中得到了生动再现。

徐公祠还是永康唯一的一届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0年5月,中共永康中心县委指导建立永康苏维埃政权,主席徐英湖。这是金华首个苏维埃政权。但徐英湖7月份被捕,永康苏维埃就此结束。

革命精神永传承

徐公祠始建于清代,为典型的古代祠堂结构,内有前厅、中厅、后厅、天井戏台,共有19间房子。2009年开始,我市将徐公祠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工作范畴,由相关单位联手实施,对徐公祠进行保护修复。修复完成后,该旧址被设立为红十三军第三团纪念馆,于2011年开馆。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纪念馆,仿佛穿越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该纪念馆占地990平方米,内设红三团作战实物陈列厅、红军生活还原厅、红军生产生活工具展示厅等多个展区,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红军会议的原貌、枪械武器和生活用具。

一幅幅珍贵的壁画,一件件带有岁月印记的文物,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多年来,该纪念馆凭借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教育意义,相继获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省国防教育基地。

纪念馆内的收藏品

文旅融合育新风

自纪念馆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个人和单位络绎不绝,杭州、萧山、金华、缙云等地的多家单位或个人慕名前来参观。就连附近村庄的村民,当家中有客来访时,也会邀请他们一同前往参观。

红军路、红军营地、红军食堂……方山口村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青山绿水间遍布红色遗迹。该村乘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加上近年来方山柿的成功开发,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把方山口打造成为以红军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景点,成为红色文化在永康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又一亮点。

此外,我市对红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围绕“三团红色斗争故事”,扩展构建出“一核一路二点”的空间格局,游客可在此了解永康的革命历史,体验红军的行军路线,身着红军服装,品尝红军餐食,沉浸式体验红军战士的生活,触摸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徐月英介绍,近年来,方山口村红色研学游在全省持续走红,先后接待部队官兵、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中小学校师生等7万人次,成为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


  • 字体: 【
  • 打印
  • 关闭

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

官方微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