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公开 > 永康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工作动态 > 政务活动
索引号 11330784E96076588U/2025-81662 发布机构
发文时间 2025-05-20 09:29:14 文号
主题分类 机关事务- 登记号
有效性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匠心传承 让传统小吃焕发新活力
来源: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日期:2025-05-20 09:29:14
浏览:

近日,在2025年“八婺金匠”名单中,永康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下属单位永康宾馆的面点师朱颖榜上有名。走进永康宾馆的面点房,只见朱颖正带领徒弟制作永康传统小吃肉麦饼。在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小团队里,坚守与创新交织,让传统小吃焕发出新的活力。

谈及正宗肉麦饼的制作要领,她说:“‘提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能让肉质更加鲜嫩,达到类似高压的效果。此外,选用永康本地‘两头乌’肥瘦适中的‘夹心肉’,搭配九头芥腌制的菜生或菜干进行烤制也至关重要。如此制作出来的肉麦饼,外皮淡黄诱人,形态饱满如玉,内里肥嫩多汁,深受食客喜爱。”

在制作工艺上,朱颖有着自己的严格标准。以褶子为例,28个褶子整齐划一最为合适。她解释道:“28个褶子看起来花纹清晰、均匀,太多会模糊,太少则缺乏立体感,这样能同时兼顾美观和美味。”永康宾馆董事、副总经理徐浩对朱颖赞不绝口:“朱师傅在永康宾馆十几年,前前后后带了四五十个徒弟。她对永康肉麦饼进行了创新和改良,从肉馅、面皮到褶子都制定了标准,并在授徒时将这些标准传承下去,让永康老味道得以长久延续。”

标准化制作的肉麦饼不仅赢得了本地食客的认可,也深受外地食客青睐。朱颖透露:“平均一天要做300个肉麦饼,遇到食客打包礼盒时会更多,他们常把肉麦饼带出去送给亲朋好友。”当被问及年轻人是否愿意学习这门手艺时,朱颖讲述了一旁徒弟的经历。徒弟从揉面手酸到能独立包饼,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正如朱颖所说,做饼如做人,要脚踏实地、有始有终。徒弟陆惠娇说:“刚开始选择这行是因为喜欢,一年多的实习虽辛苦,但我会坚持走下去。”从街头小吃到匠人之名,朱颖用十年光阴,让面团在掌心“开出花来”。她是传统美食的守护者,更是“八婺金匠”精神的践行者,在平凡岗位上,将一件事做到极致,成就了不凡。


  • 字体: 【
  • 打印
  • 关闭

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

官方微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