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7410471488/2025-105366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5-07-11 10:32:32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关于永康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紧盯提质增效抓产业,经济发展有新突破
现代农业稳中增强。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同比增长4.7%。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4万亩,“多田套合率”达92%。打造乡镇特色产业集群23个。唐先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成功争取肉麦饼省级“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项目。
工业生产稳中向好。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世界级五金产业集群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认定。三锋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上市企业1家。大力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新增重点技改项目156个。完成工业用地整治5007亩。
服务业稳中有进。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7%。新增服务业全行业小升规(下升上)企业112家、第二批省服务业领军企业1家。举办第29届中国五金博览会等各类展会活动33场次,实现展会交易额超140亿元。举办钱王古道越野赛、方岩半程马拉松等体育赛事70多场次。位列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32位。
(二)紧盯扩大需求强动力,动能转换有新成效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获一季度省、金华市投资“赛马”激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保持40个月两位数以上增速。国际陆港建设项目、S316二期公路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东永高速方岩互通至经济开发区公路工程主体部分基本完工,城北东路延伸、南苑西路完工投用,第一人民医院城西院区、卫校迁建工程主体结顶。21个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超145.7%。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债券、“两重”“两新”等各类资金74.6亿元。
“以旧换新”出新活力。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使用资金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亿元。开展促消费活动50场,发放消费券7300万元,拉动消费41.5亿元。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区建成开街,成功签约金华市首进品牌钟书阁、永康市首进品牌婺州里等主力店。
对外开放成果丰硕。新增浙江出口名牌2个、金华出口名牌4个。举办境外自办展7场,组织境外参展团组42个,达成意向交易金额超50亿元。成功争取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1688数字化产业带项目”。首创“一站两港三线”海铁联运模式,累计运输集装箱9.4万标箱,同比增长25%。
(三)紧盯改革创新增活力,营商环境有新提升
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网络中队”电商专管模式、行政执法“五步法”入选省级优秀案例。推出“即”系列改革,优化服务效能。全面启动新一轮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新设立10亿元专精特新和20亿元转型升级2支母基金。
创新底色更加鲜明。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举办航空产业发展大会。实体化运作长三角五金研究院、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高规格举办首届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建成全省首家国家级五金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新增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3项,成功发布全国首个门锁标准体系。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4家。
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引进国家级、省级、双龙人才80人,争取省科技特派员4名。举办引才活动160余场,引进大学生1.1万人、博士45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500余人、技能人才1.4万人、高技能人才5503人、数字高技能人才1209人。五金技师学院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连续2年获评央视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场主体突破18万户。创设全省首个质量品牌服务专区,成立全省首家个体工商户增值服务中心。小型农机装备产业“一类事”成功入选2024年全省首批营商“微改革”案例。打造永商会客厅“2.0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83个,涉企问题高质效办结率达98.6%。
(四)紧盯城乡统筹促融合,发展面貌有新亮点
城市发展面貌一新。统筹推进站前、河头、胜利街等“7+N”区块改造,加快15宗南苑安置地块建设,累计完成城市更新投资额162.7亿元。新改建燃气、雨污水管网43公里。启动南四环东延一期等10余条重要主干道建设。累计完成27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口袋公园10个、改造提升儿童友好公园3个。
农村建设焕发新颜。新建新时代美丽乡村37个、未来乡村6个。新改建农村公路5.856公里,延长公交线路15.7公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路口400个。新建“客货邮”村级多功能服务点5个。推进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利用760宗。新建“共富工坊”33个。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1。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县,创成第五批省文明市。PM2.5浓度28.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9%,地表水断面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完成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67平方公里。省级“无废城市”成功创建。新增装机容量200兆瓦。
(五)紧盯社会民生强保障,民生福祉有新改善
社会保障取得新高度。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77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8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6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87万元。吸纳脱贫人口在永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超2.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33%。新建康养联合体2家。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210套(间)。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建成并投用学校(幼儿园)10所,新增公办学位8000个,义务段随迁子女公办就读比例达90%以上。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市妇保院“三甲”创建。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0个、城市书房7家、文化驿站7家。
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根治欠薪行动,安薪指数97.6。创新打造“民情精工坊”治理模式。命案发案同比下降60%,交通亡人数同比下降22.9%,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案损连续第四年保持“双下降”。成功捧回“二星平安金鼎”。
二、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一)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部署,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需要和可能,确定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类别 |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2025年目标值 | 指标属性 |
经济 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亿元 | 850(6%以上) | 预期性 |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79.41(5.5%左右) | 预期性 | |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220(8%以上) | 预期性 | |
4 | 每百元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的GDP | 元 | 200以上 | 预期性 | |
5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万元/人 | >15 | 预期性 | |
科技 创新 | 6 |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 | 3.2 | 预期性 |
7 | 人才资源总量 | 万人 | 24.9 | 预期性 | |
8 |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8.8 | 预期性 | |
9 | 数字经济增加值(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10 | 预期性 | |
开放 合作 | 10 | 跨境电商出口 | 亿元 | 140以上 | 预期性 |
11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 亿元 | 530 | 预期性 | |
12 |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0.085 | 预期性 | |
13 | 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4000 | 预期性 | |
城乡 服务 | 14 | 城市化率 | % | 69.5 | 预期性 |
15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 | 与经济增长同步 | 预期性 | |
16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调查失业率<5 | 预期性 | |
城乡 服务 | 17 | 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 | 个 | 4.5以上 | 预期性 |
18 |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 人 | 3.7 | 预期性 | |
19 | 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 | 人 | 25 | 预期性 | |
20 | 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 | 平方米/人 | 3.1 | 预期性 | |
21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 | >99 | 预期性 | |
22 | 人均预期寿命 | 岁 | 81.8 | 预期性 | |
生态 文明 | 23 |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 % | 确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约束性 |
24 | 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 | % | 100 | 约束性 | |
25 | 城市PM2.5平均浓度 | μg/m3 | 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 约束性 | |
26 | 森林覆盖率 | % | 52.2 | 约束性 | |
治理 安全 | 27 | 营商环境便利度 | - | 87 | 预期性 |
28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万吨 | 6以上 | 约束性 | |
29 |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 | 确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约束性 | |
30 | 依申请政府服务一网通办率 | % | >96 | 约束性 |
(二)坚持产业提质为基,协同发力稳增长
力推农业夯基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4万亩、产量6万吨以上,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储备区超1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3万亩。完成唐先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丽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推进两头乌产业振兴。实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第一期项目,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馆4个。全力争创“神农鼎”。
力抓工业提质效。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60个,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家,争创省级数字经济领域试点示范项目1个以上。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技改项目100个。加快产投新材料产业园、石柱高新科技产业园、浙中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全力争夺“浙江制造天工鼎”。
力促服务业增优势。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4%以上。推动“两业融合”深度发展,力争全年谋划招引1亿元以上项目8个以上,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新增小升规企业10家以上,全年举办各类展会(活动)30场(次)以上。加快南溪湾南区、大司巷特色文化街区、溪心综合体等城市商圈提质。培育金3A级景区村1个、等级民宿及浙韵千宿1家。重点举办“国字号”赛事2场以上、省级赛事3场以上。
(三)坚持扩大需求为引,不断激活发展动能
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以上,增速15%以上。谋划2025年政府和国企投资实施类项目183个,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10个,力争列入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25个以上。谋划储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投资项目100个以上,确保资金争取份额占金华比重超10%。重点推进义龙庆高速公路及永康联络线工程、东永高速增设石柱互通、S316二期等项目建设。做强国际陆港枢纽永康片区,启动800亩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力争全年招引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个,其中50亿元项目1个,储能、航空经济等重点产业链项目占比超60%。
全力激发市场活力。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
积极承接“两新”政策,全年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65场。落地15亿元以上批发业项目、1亿元以上零售业项目各2个以上,新增批发零售主体40家以上。大力推进方岩景区改造提升、永拖老四方文创基地、永康宾馆迁建等项目建设,支持前仓镇地热资源开发。
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谋划开展境外自办展7场以上,组织境外出海团组40个,新兴市场展会占重点展会目录70%以上。
构建“链主企业+品牌企业+服务企业+供应链企业”的立体化产业生态,力争2025年通过平台出口20亿元以上。推进1688永康五金选品中心建设,谋划落地全国首个阿里巴巴国际站AI赋能中心。全面深化世界五金营销网络建设,新增海外仓10个。
(四)坚持改革创新为翼,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深化改革增动力。落实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改革举措。深入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成“东迁西归”省级共富试点验收工作。持续深化“即”系列改革,确保改革实施率达100%。探索完善“互动治理型”执法模式。深化“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涉企问题高质效办结率达到90%以上。持续迭代“执法不扰”和“不罚少罚清单”机制,高频行政处罚事项裁量基准细化率100%,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拓展到更多执法领域。
创新发展增活力。力争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3.2%,全力争夺“科技创新鼎”。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五金研究院、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之江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紧盯北京卓翼、天航新材料及低空飞艇项目,力争全年招引落地航空经济产业项目3个以上。争列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县,力争培育“品字标”企业6家以上、“品字标”产品5项以上。
聚才育才增潜力。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科创园建设,打造高层次人才科创中心。五金技师学院争创全省一流技师学院。探索建立“永才会客厅”,定期举办高端研讨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探索技能人才综合保险“蓝领保”,开工公共实训基地,拓建行业技能培训中心,打造“30分钟技能培训圈”,新增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举办各类引才活动80场以上,力争引进大学生累计超1万人以上。优化人才安居安心工程2.0版。
(五)坚持城乡融合为要,彰显生态底蕴优势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有序开展“7+N”区块更新改造,加快南苑、黄棠等区块安置房、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公园里小区、华丰西路88弄、望春小区老旧小区,以及下陈、大肥山、河头、田畈中央等城中村改造工程。新建车宝路(白马郡-花园大道)、虹苑路(南都路-崇德学校)、茗樟路(纵一路-名园大道)等3条道路工程。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停车场,盘活空闲地2块,增设停车泊位300个。加快苏溪湿地公园、塔山公园等项目进度,新建绿道15公里。
着力打造共富乡村。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行实施“路长制”。加快推进以前仓镇大陈村、唐先镇秀岩村、古山镇前黄村为核心的3个和美乡村先行片区创建,实现和美乡村覆盖率65%以上。聚焦缩小“三大差距”,深化“百团联百村”结对帮扶行动和国企参与共促机制,积极谋划实施芝英镇亳塘小微园等共富项目。开展“永康肉麦饼师傅”“永康舜芋农匠”品牌创建,培育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等新农人2000人。
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省级低碳试点县建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工业源、扬尘源等污染源管控。强化汛期污染强度管控,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力争夺取“大禹鼎”。推行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治理,实施地下水污染阻隔、管控和治理,培育省级危废规范化管理“领跑企业”。加大绿色制造推行力度,新增金华市级以上绿色低碳工厂16家以上、节水型企业2家以上,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10家以上。
(六)坚持民生保障为本,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落实重点群体综合帮扶改革,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8000人,吸纳东西部脱贫人口稳定就业2万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力争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00人以上。全市爱心卡激活3万人以上,为老服务组织乡镇覆盖率达60%。实现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人数25人、拥有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20张。实体化运营市未保中心。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间)以上。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市特控线上线人数破750人。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新增省现代化学校6所以上,建成并投用学校5所,新增学位8160个。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保院“三甲”创建,力争进入国考排名A等级,新增省级重点学科(专科)1个。持续推进陈亮文化馆、胡公文化馆建设。新建城市书房3个、非公企业图书流通站10个,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0个。
全面深化社会治理。对标“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要求争创全国、全省典型。高效运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推进“141”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平稳有序开展村级组织换届。确保安全生产事故亡人数、交通事故亡人数较前三年平均下降。建强“安薪哨点”“安薪驿站”,坚决铁腕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确保高风险隐患闭环处置率100%。持续加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