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无障碍浏览

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永康动态
数字化技术加速应用 政策性收购惠农富农我市早稻收购展现新气象
来源:永康日报
日期:2025-07-29 15:58:39
浏览:

       7月22日上午,一辆辆满载早稻的货车有序驶入市粮食储备中心智能化收购区。在经过扦样、检验、称重等多道程序后,金黄色的稻谷通过传送带传送到粮仓里,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去年以来,我们加快推进‘浙江粮仓’数字化系统部署应用,如今,快检设备20分钟即可完成重金属、水分等12项指标检测,并将结果实时上传至省粮食监管平台。过去农户需排队一个小时以上,现在通过分项目、定时间检测,等待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左右。”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董事长章耀宗介绍,该系统还支持农户通过手机端查询检测报告,确保收购过程公开透明。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根据省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2025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通知》,今年早籼稻(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32元,较去年上涨1元,创近六年新高。我市将延续“订单全覆盖”“应订尽订、应收尽收”政策,对签订订单的早稻额外给予每50公斤30元奖励。

  “目前,市粮食储备中心与市中心粮库日均入库总量在800吨左右,入库工作平稳有序。”章耀宗介绍,根据农业部门统计数据,今年全市早稻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5000多亩。从目前的收购情况看,早稻收购量将达1.2万吨,创近几年新高,且整体质量有明显提升。

  “早在今年4月,我们便联合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及种粮大户代表,召开‘五优联动’暨粮食订单工作协调会,为早稻收购工作奠定基础。我们将以‘质价挂钩、优质优价’为导向,让每一粒粮食都能体现应有价值。”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粮食收储公司将充分发挥早稻收购“压舱石”作用,全面推广“互联网+预约收购”模式,通过“错峰服务、延时收购、快检快付”等举措优化收购流程,利用智能化设备减少排队时间,强化产后服务降低损耗,切实打通粮农售粮“最后一公里”。

  • 字体: 【
  • 打印
  • 关闭

微博

官方微博

微信

官方微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