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84471831783L/2025-105210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时间 | 2025-07-04 11:11:41 | 文号 |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教育 | 登记号 | |
有效性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6月26日晚,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业根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局机关全体干部、各中小学(社区学校)、幼儿园、直属单位党政正副职、后备干部、城区教育辅导中心主任、副主任等讲授专题党课。党委委员、副局长应静主持,全体班子成员参加。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集体观看《失德的中学校长》警示教育片。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及教师锤炼坚强党性、提升思想境界、筑牢廉洁防线,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巩固风清气正好生态、干事创业好环境。
第二阶段: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及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自觉,淬炼“忠诚于党、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教育队伍。
第三阶段:党委书记、局长陈业根作专题党课。具体从五个方面展开: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教育使命,将作风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政治高度看,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宣言书,本质是破解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等顽疾,教育作为民生之首,校长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作风问题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时代背景看,当前各项规范要求更高,监管方式更智慧,监管力量更多元,通过数字化监管能够精准捕捉教育管理中的漏洞与问题,这既为及时纠正偏差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倒逼校长必须摒弃“打擦边球”“搞变通”的侥幸心理。从教育属性看,具有特殊使命,兼具双重意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沿阵地,校长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线执行者,其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有效落实、师德师风的整体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二、聚焦关键领域。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警惕教育领域的作风风险点。规范经费使用,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坚持从严审批流程,细化支出标准,强化全过程动态监管,确保每一分教育经费都用在刀刃上,让资金使用透明化、规范化、效益化。严抓师德师风,构建亲清师生关系,加强师德教育培训,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对失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清楚、清净、清白。关注重要少数,紧盯关键岗位廉政风险,定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强化自身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与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风险敏锐性、洞察力。推动减负提质,秉持“减负不减担当、减负不减责任”理念,将减负与提质增效深度融合,落细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师育人责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责任担当。各学校、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好表率。要言行一致,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师生的承诺,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处理各项事务时,始终秉持公正廉洁的态度,杜绝任何形式的特权思想,以表里如一的作风赢得师生信赖。要以上率下,带头严守纪律红线,带头务实担当作为,带头廉洁治校,在工作中做到身先士卒,在评优评先中坚持公平公正,在课题研究中深入探索实践,变“给我上”为“跟我上”,切实凝聚团队合力。要打开格局,打破本位主义思想,以宽广的视野和胸怀,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主动挖掘和推荐校内优秀人才,推动人才在不同岗位、不同学校间充分流动,激发教师队伍整体活力,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四、筑牢制度防线。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纲,健全学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系统建章立制,聚焦经费管理、师德监督、检查考核等重点领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体制机制,形成权责清晰、执行有力的制度闭环,为学校作风建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强化监督问责,织密内部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经济体检”作用,对学校财务收支、项目建设等开展常态化审计,深化校园餐、教辅征订、校服采购等重点领域的集中整治,严惩向小孩“伸手”的违规行为。立足长效常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举一反三,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定期开展复盘反思,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对现有制度进行查漏补缺、优化完善,推动制度与时俱进、管用实用。
五、回归教育初心。将作风建设与教育使命结合,以优良作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回归教育本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合理借势、造势、成势,也要保持清醒认识,坚决稳住基本盘,不被功利化倾向干扰,坚守教育本真,主动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与方法,推动教育发展持续向好向上。树牢服务意识,将服务师生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主动倾听师生诉求,搭建多样化沟通平台,全方位优化服务质量,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与关怀,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塑造良好生态,以实干实绩为导向,校长切实负起主体责任,通过正向激励与负面约束相结合,营造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教育氛围,构建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教育生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